[发明专利]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7817.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南建林;王凯;杨晓婧;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02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结构 拆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既有建筑结构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砖、混凝土碎块等建筑垃圾。对于这些建筑垃圾,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在建筑结构拆除过程中将其抛落至地面或任其自由坠落,虽然有些建筑结构的拆除过程中在外围设置有安全网,但是这种抛落或任其坠落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依然非常危险,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声影响环境,落至地面的建筑垃圾的收集、搬运也很不方便,因此现有建筑结构拆除作业效率都很低,作业周期也很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建筑结构拆除作业过程中的粉尘、噪音对环境的影响,能提高建筑结构拆除作业安全性及作业效率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结构、废料收集容器,及多个锥形漏斗;
所述悬挂结构上固定有左右各一根挂索;
各锥形漏斗均固定在两根挂索上,并顺着两根挂索从上至下依序活动串联,构成一条竖向的落料通道,各锥形漏斗的大口端均朝上,每个位于上序的锥形漏斗的小口端,均从位于其下序的锥形漏斗的大口端伸入该锥形漏斗的内腔;
所述废料收集容器是一向上开放的容器,落料通道的下起第一个锥形漏斗的小口端向下伸入废料收集容器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落料通道上固定有至少一个陡曲线形的刚性通道支承构件,落料通道与各刚性通道支承构件的结合部,分别沿各刚性通道支承构件布设成陡曲线形。
进一步的,各锥形漏斗中,至少有一个锥形漏斗为分支进料斗;
所述分支进料斗的斗壁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分支进料口,并固定有一分支进料槽,所述分支进料槽的槽身倾斜于水平面,且与挂索的位置错开,分支进料槽的槽口向上开放,分支进料槽的下端与分支进料斗的分支进料口对接,并朝向分支进料斗的内腔开放,分支进料槽的上端固定有分支支承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漏斗在大口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左右各一个挂耳;所述挂耳上开设有供挂索穿过的耳孔;
所述左挂索依次穿过各锥形漏斗左挂耳上的耳孔,并通过卡具与各锥形漏斗的左挂耳固接;
所述右挂索依次穿过各锥形漏斗右挂耳上的耳孔,并通过卡具与各锥形漏斗的右挂耳固接。
进一步的,每个挂耳均配备有至少一块加劲肋,每个加劲肋的上端与所属挂耳固接,下端则与该挂耳所属锥形漏斗的外壁固接。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利用锥形漏斗构建成相对封闭的竖向落料通道,建筑结构拆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顺着落料通道下落入废料收集容器内,能将建筑垃圾中的粉尘控制在通道内,降低建筑结构拆除作业过程中的粉尘对环境的影响,噪音也相对较低,同时也提高了作业安全性,而且在落料的同时完成了建筑垃圾的收集,能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中的锥形漏斗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中的锥形漏斗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拆除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结构11、废料收集容器14,及多个锥形漏斗12;
所述悬挂结构11上固定有左右各一根挂索13;
各锥形漏斗12均固定在两根挂索13上,并顺着两根挂索从上至下依序活动串联,构成一条竖向的落料通道,各锥形漏斗12的大口端均朝上,每个位于上序的锥形漏斗的小口端,均从位于其下序的锥形漏斗的大口端伸入该锥形漏斗的内腔;
所述废料收集容器14是一向上开放的容器,落料通道的下起第一个锥形漏斗的小口端向下伸入废料收集容器14的内腔,落料通道的上起第一个锥形漏斗的大口构成落料通道的主进料口。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挂索13为柔性索,所述锥形漏斗12在大口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左右各一个挂耳22(见图2、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