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的接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671.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雷;杜铖;谢雄伟;韩军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正麒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2 | 分类号: | H02K1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异步电动机 三角 连接 引线 接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三角连接三根引线的接线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的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接线时,三相绕组多次交叉,连线时还需要兆欧表等仪器作为辅助手段,不仅浪费材料,定子绕组接线端不美观,而且劳动生产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的接线方法,解决现有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接线时,三相绕组多次交叉,需借助兆欧表等仪器完成接线,实际接线较为困难,线头预留长,浪费材料,定子绕组接线端不美观,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的接线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设电机极对数为p,并联路数为a,线圈个数为Q,线圈组数为u,每组线圈数为x,极距为τ,节距为y;令a=2p,p=1,2,3...;当电机下线完成后,假定引出两根出线头的某个槽为1号槽,从1号槽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将定子分成p个扇形区域,其中,每个扇形区域有12根出线头,按逆时针方向将这p个区域的前4根线头并联,引出A相引线,按照同样的方法,拿出B相和C相引线。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其中的电机满足以下条件:双层绕组,三角连接,极数等于并联支路数,三根出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三相绕组多次交叉,无需借助兆欧表等仪器完成接线,实际接线过程简洁明了;线头预留短,节省材料;定子绕组接线端部美观,劳动生产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极对数与扇形区域划分示意图;其中(a)是p=1的电机扇形区域划分示意图;(b)是p=2的电机扇形区域划分示意图;(c)是p=3的电机扇形区域划分示意图;(d)是p=n的电机扇形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2为24槽2极2路三角并联电机绕组接线展开图;
图3为36槽4极4路三角并联电机绕组接线展开图;
图4为72槽6极6路三角并联绕组电机接线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符合本发明的电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双层绕组;
2、三角连接;
3、极数等于并联支路数;
4、三根出头。
本发明三相异步电动机多路三角连接三根引线的接线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设此类电机极对数为p,并联路数为a,线圈个数为Q,线圈组数为u,每组线圈数为x,极距为τ,节距为y。令a=2p(p=1,2,3...)。当电机下线完成后,假定引出两根出线头的某个槽为1号槽,从1号槽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将定子分成p个扇形区域,如图1(d)所示。其中,每个扇形区域有12根出线头,按逆时针方向将这p个区域的前4根线头并联,引出A相。按照同样的方法,挨着拿出B相和C相引线。
上述方法在对满足此类条件的电机接线时,避免了现有方法的多次交叉现象,接线无需兆欧表等仪器辅助,接线过程简洁明了,线头预留短,节省材料,绕组端部美观,劳动生产率高。
实施例1
24槽2极2路三角并联电机,a=2p=2,Q=24,u=6,x=4,极距τ=12,节距y=9。因为p=1,当电机下完线后,假定引出两根线头的某个槽为1号槽,从1号槽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将圆周分为1个扇区域(即为圆周区域),
如图1(a)所示。将整个圆周区域12根出线头的前四根并联引出A相,挨着拿出B相和C相引线,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36槽4极4路三角并联电机,a=2p=4,Q=36,u=12,x=3,极距τ=9,节距y=7。因为p=2,当电机下完线后,假定引出两根线头的某个槽为1号槽,从1号槽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将圆周分为2个扇区域(即为1/2圆周区域),如图1(b)所示。将两个扇形区域的前四根出现头并联引出A相,挨着拿出B相和C相引线,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72槽6极6路三角并联电机,a=2p=6,Q=72,u=18,x=4,极距τ=9,节距y=11。因为p=3,当电机下完线后,假定引出两根线头的某个槽为1号槽,从1号槽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将圆周分为3个扇形区域(即为1/3圆周区域),如图1(c)所示。将3个扇形区域的前四根出线头并联引出A相,挨着拿出B相和C相引线,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正麒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正麒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功率模块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变频设备
- 下一篇:潜油直线电机液位测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