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筏板基础下注浆套管预先埋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598.X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薄;赵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十二冶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01;E02D3/1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下注 套管 预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土层结构后期加固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筏板基础下注浆套管预先埋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基土层结构施工后,土层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向地基土层内注入砂浆、混凝土等流态水硬性无机胶凝性材料,将土层的孔隙充盈严实,将松动土体固结牢固。针对此种情况,目前的施工方法多采用在结构施工后发生土层塌陷、下沉时,将结构层破坏再钻孔注浆,以达到对土层进行加固的效果。存在的问题是:对结构破坏性较大,尤其对于结构筏板、结构外墙等部位容易造成防水层破坏,对结构性能造成影响;施工过程复杂,属后期补救措施,不能及时有效的达到加固土层的效果;后期施工需要较多辅助设备,对施工空间要求高,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地基土层结构后期加固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为后续注浆管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缩短注浆管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土层注浆施工成本,更好、更快的实现土层加固目的的筏板基础下注浆套管预先埋置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筏板基础下注浆套管预先埋置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制作注浆套管:注浆套管由镀锌无缝钢管按设计长度切割而成,在注浆套管埋置完成后对应筏板基础中间位置焊接钢板止水环,在所述钢板止水环下方套装有膨胀橡胶止水圈;
(2)注浆套管震入安装:将预先制作的注浆套管安装固定架安放在注浆套管埋置位置,矫正注浆套管位置及其垂直度,确认无误后启动重力振动器将注浆套管震入指定深度;
(3)注浆套管处防水处理:在注浆套管根部300mm范围内的基础垫层上施加水泥基防水层;在注浆套管根部100mm范围内的水泥基防水层上铺设上、下两层SBS防水卷材,SBS防水卷材上端铺贴至膨胀橡胶止水圈下方,与膨胀橡胶止水圈接缝处涂刷密封油膏;
(4)基础筏板施工:注浆套管埋置完成后,在SBS防水卷材上施加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待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筏板基础钢筋绑扎施工,然后浇筑筏板基础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效果是:
通过预先留置注浆套管的方法,可以避免土层注浆时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以及后续施工过程中多种机械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注浆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注浆套管安装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注浆套管震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注浆套管防水层施工节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注浆套管施工完成节点示意图。
图中:注浆套管1,膨胀橡胶止水圈2,钢板止水环3,注浆套管盖板4,注浆套管安装固定架5,定位板6,定位孔7,重力振动器8,连接件9,承载力土层10,基础垫层11,水泥基防水层12,SBS防水卷材13,密封油膏14,筏板基础混凝土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所述的筏板基础下注浆套管预先埋置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注浆套管1的制作。
参见图1,注浆套管1统一采用Ф108mm镀锌无缝钢管(外径)加工制作,注浆套管1长度根据其所在位置确定,部分注浆套管1设置在基础开挖边坡或深基础坑内,其加工长度需要加大,以满足其在筏板基础混凝土15以上外露长度保持一致的要求。
首先,将镀锌无缝钢管按照设计长度切割,切割时采用无齿锯切割,以使得切割面平整。然后,选择注浆套管1埋置完成后筏板基础混凝土15中间位置焊接钢板止水环3,钢板止水环3厚度为4mm,环内圆直径108mm,外圆直径为308mm,圆环宽度为100mm,焊接时采用双面满焊,要求焊缝饱满均匀,不得有夹渣、漏焊的现象,并在焊接后将焊口清理干净,不得附着杂物影响其防水性能。再将膨胀橡胶止水圈2套在注浆套管1上,位于钢板止水环3下方500mm处即可。
(2)注浆套管1的震入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十二冶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二十二冶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的中药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