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5300.3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基 活性炭 再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吸附分离和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十二五”期间已全面开展重点行业治理,完善挥发性有机污染防治体系。在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物治理中,活性炭吸附作为主要控制技术,发挥巨大作用。然而活性炭作为吸附法中的易耗品,极易吸附饱和。饱和活性炭作为危险固废,直接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
饱和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开发已成为目前环保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有:水蒸汽吹脱法、热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溶剂再生法、生物再生法等。然而上述几种再生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再生的能耗高;再生过程中活性炭损失较大;再生后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有明显下降;再生时产生的尾气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这些缺点限制活性炭再生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气体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活性粒子(臭氧等)和自由基(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自由基可氧化分解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污染物,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该方法优点在于再生设备简易,造价低,耗能低,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方法及装置。该技术主要利用气体放电产生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氧化分解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污染物,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方法,是将活性炭放置在填充床中,自由基喷嘴连接外置高频高压电源,不锈钢丝网接地。风机给再生反应器鼓入新鲜空气,新鲜空气经导流板均匀排气后,由自由基喷嘴喷出,活化生成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活性粒子和自由基透过不锈钢丝网进入活性炭填充床,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氧化分解活性炭表面的有机污染物,活性炭得到再生。
实施上述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方法的装置,包括风机、高频高压电源、自由基喷嘴、不锈钢丝网、活性炭填充床、绝缘外壳、再生反应器、导流板、进风口和出风口,再生反应器包覆有绝缘外壳,在再生反应器内设有活性炭填充床,活性炭填充床由不锈钢丝网隔成,其中靠近进风口的不锈钢丝网接地,自由基喷嘴正对该接地的不锈钢丝网设置,所述的自由基喷嘴与外部的高频高压电源连接,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进风口,该进风口由导流板设置而成,出风口设置在活性炭填充床远离自由基喷嘴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再生设备简易,造价低,耗能低,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自由基喷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自由基簇射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风机1、高频高压电源2、再生反应器;再生反应器由绝缘外壳6覆盖,再生反应器内设活性炭填充床8,再生反应器外设有自由基喷嘴5、导流板4、进风口3和出风口9构成。风机给反应器供气,自由基喷嘴所在的不锈钢板与高频高压电源高压端连接,不锈钢丝网7接地,不锈钢丝网与自由基喷嘴相对并控制合适距离,待再生活性炭置于不锈钢丝网后的填充床内。风机给再生反应器鼓入新鲜空气,新鲜空气经导流板均匀排气后,由自由基喷嘴喷出,活化生成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活性粒子和自由基透过不锈钢丝网进入活性炭填充床,活性粒子和自由基氧化分解活性炭表面的有机污染物,活性炭得到再生。
高频高压电源的频率大于20kHz,高压输出大于30kV。调整高频高压电源在适当的频率和电压,使其与反应器匹配。防止自由基喷嘴与不锈钢丝网之间产生电火花。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实际工业应用过的活性炭装在填充床中;
步骤(2)检查管道和气路后启动风机;
步骤(3)气路稳定后,启动高频高压电源,调节输出电压,使自由基喷嘴正常稳定工作,并发出嘶嘶声;
步骤(4)再生一定时间后,断开高频高压电源开关后,再关闭风机;
步骤(5)从填充床中取出活性炭,再生完毕。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低磷无间隙原子钢洁净度的方法
- 下一篇:挂壁式D形无框中蜂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