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界面连接强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5135.1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龙;唐杰;王金童;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界面 连接 强度 有限元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界面连接强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点式连接分离面的连接强度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工程算法,二是有限元算法。对于工程算法,当分离面的连接点较多时不能准确评估连接点之间受力的不均匀性。因此,不能准确计算分离螺母与抗剪锥套的强度问题。而现有的有限元方法由于要考虑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接触,使计算量大大增加,甚至计算不能收敛。
梁单元是现有的用于生成三维结构的一维理想化数学模型。与实体单元和壳单元相比,梁单元可以效率更高的求解。两种新的有限元应变单元,BEAM188和BEAM189,提供了更强大的非线性分析能力,更出色的截面数据定义功能和可视化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现有的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离面连接强度的方法,该计算方法简单,效率高,可以用来对分离连接面的连接强度进行强度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分离界面连接强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不需考虑各个部件之间复杂的接触关系,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并且避免了由于复杂的接触关系引起的不收敛问题,因此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由于采用局部模型,有限元网格可以划分较细,提高计算精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离界面连接强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离界面,包括上对接框、下对接框、分离螺母与抗剪锥套,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分离界面下对接框与上对接框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分离螺母简化为梁单元,不考虑抗剪锥套与上对接框、下对接框之间的接触关系;
S2:建立下对接框与上对接框的接触关系,并将分离螺母两端与下对接框、上对接框之间建立多点约束关系;
S3:提交运算并输出梁单元的最大轴力与剪力,的最大剪力为梁单元两个方向剪力的合力;
S4:建立分离界面上单个连接点的局部细化模型,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材料属性,并在下对接框施加边界条件,上对接框施加载荷;
S5:建立分析步,在上对接框、下对接框之间施加运算得到的梁单元的最大轴力与剪力,提交运算;
S6:对S5中提交的运算结果进行后处理,获得各个部件的应力与变形。
较佳的,步骤S4中的分离界面上单个连接点的局部模型为局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分离螺母模型、抗剪锥套模型、局部上对接框模型、局部下对接框模型、垫片模型、锁紧螺母模型。
较佳的,步骤S4中的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包括:建立抗剪锥套与下对接框、上对接框的接触关系,建立分离螺母与下对接框的接触关系,建立垫片与上对接框、锁紧螺母的接触关系,建立上对接框与下对接框的接触关系,建立锁紧螺母与上对接框的绑定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分离连接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分离界面连接强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离连接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离界面上单个连接点的局部三维有限元模型;
图6为本发明在施加整体模型中计算得到的梁单元最大轴力与剪力载荷后,局部连接点处的各部位应力分布云图。
符号说明:1-分离螺母;2-抗剪锥套;4-下对接框;5-上对接框; 7-垫片; 9-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分离连接界面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2,本发明提供的分离界面连接强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较为详细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分离界面下对接框4与上对接框5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分离螺母1简化为梁单元,如图3所示,使用有限元Abaqus 软件建立分离界面下对接框4与上对接框5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装配后对所有部件进行网格划分。由于被连接件均为较大的金属结构,因此在网格划分中均采用实体网格;为了减少网格数量,提高计算效率,上对接框4与下对接框5均采用四面体网格形式,分离螺母采用三维梁单元进行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红荔枝酒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亚胺基萘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