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脱脂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5071.5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脱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脂炉,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脱脂炉。
背景技术
金属注射成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金属粒子的含量并且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完全除去粘接剂并使成型坯致密化。成型坯烧结之前去除体内所含有的粘接剂的过程成为脱脂。
脱脂处理中,将成型坯放入脱脂炉中,通过加热分解来除去成型坯中的粘接剂,然后再将去除粘接剂的成型坯快速冷却后取出。现有的真空脱脂炉利用抽真空或载气进行脱脂,通常在炉体内或外设置真空装置、冷却装置、脱脂装置;现有的脱脂炉的的横截面为方形,成型坯置于脱脂炉的密封腔内,成型坯中的粘接剂在高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油脂(蜡)和脱脂气体,油脂沿密封腔内壁流入集脂罐内,脱脂气体随定向气流排放出去;因为现有的脱脂炉的横截面为方形,油脂从成型坯中渗出,油脂流经方形的脱脂炉内壁,在拐角处会遇阻,导致油脂不能完全排放出去,脱脂不完全,污染成型坯,在后续的烧结处理过程中,造成成品分层、有气孔,出线不良品。
另外,由于真空脱脂炉是将炉内抽成真空,脱脂炉的内外压力差较大,尽管会给炉内通入保护气体,还是避免不了脱脂炉会发生变形,降低了脱脂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脂完全、抗变形的脱脂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脱脂炉,包括内部设有脱脂炉的炉壳,所述炉壳外侧上设有通过管道相连接的真空装置、循环冷却装置、脱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炉为截面为圆形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壁设有导向沟壑,所述密封腔外壁箍有加强筋圈。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脱脂炉与所述炉壳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向沟壑为波纹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炉壳外侧上还设有与所述炉壳内部连通的进气管。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上依次设有冷却阀门、风机、冷凝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上的真空阀门、真空泵、旋片泵,所述真空管道与冷却管道之间连接有开关阀。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脱脂装置包括与所述密封腔连通的脱脂管道、与所述脱脂管道连通的抽气管,所述脱脂管道连接有储脂罐,所述脱脂管道上设有对其加热的加热器,所述抽气管上依次设有捕集器、过滤器,所述抽气管上通过设置抽气阀连接至所述真空泵与旋片泵之间的真空管道上。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捕集器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的抽气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出气阀。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真空脱脂炉结构简单、可确保脱脂炉内无藏脂死角,脱脂更加完全,大大提高了脱脂效果;同时还提高了脱脂炉抗变形的能力,延长了脱脂炉的使用寿命;另外,利用外循环冷却装置,大大减少了冷却时间,提高了脱脂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脱脂炉的密封腔外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脱脂炉的密封腔内壁导向沟壑的示意图;
图中:10、炉壳,20、脱脂炉,21、密封腔,22、导向沟壑,23、加强筋圈,30、真空装置,31、真空管道,32、真空阀门,33、真空泵,35、开关阀,40、循环冷却装置,41、冷却管道,42、冷却阀门,43、风机,44、冷凝器,50、脱脂装置,51、脱脂管道,52、抽气管,53、储脂罐,54、加热器,55、捕集器,56、过滤器,57、抽气阀,60、管道,70、支撑件,80、进气管,90、出气管,91、出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金属镍微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利于产生熔痕的注射成型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