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玻璃双轴自动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820.2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段美胜;王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巫敏;钱成岑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玻璃 自动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玻璃双轴自动调节机构,属于玻璃制造用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FT LCD(TFT-LCD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英文缩写)是微电子技术和LCD技术巧妙结合的高新技术;利用微电子精细加工技术和Si材料处理技术,开发大面积玻璃基板上生长Si材料和TFT平面阵列的工艺技术,与日益成熟的LCD制作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的显示品质,增强自动化大规模生产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产量,提高合格率,降低成本。
液晶玻璃的调节机构是TFT-LCD液晶玻璃生产初期必备的工艺装备,这是因为在润湿溢流砖的过程中需要将溢流砖远端放低,是玻璃均匀的覆盖在溢流砖表面,同时为保证溢流砖两侧的玻璃厚度相同,需要在溢流砖的两侧进行调整,是两侧玻璃流量基本相等,从而达到厚度均匀;在调整过程中,必须保证玻璃能够顺利通过退火炉,由于退火炉与定型炉的炉体较长,在溢流砖倾斜润湿过程中可能导致玻璃流动不畅,严重时可能堵塞退火炉导致严重事故,所以通过调整机构来保证退火炉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同时满足在不同方向进行调整,由于现有调整机构的结构复杂,操作空间狭窄,在高温状态下容易发生变形,导致调整不方便甚至失灵,进而也无法保证调整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玻璃双轴自动调节机构,解决现有调整机构机构复杂,并且需要人工操作,且调节精度不够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晶玻璃双轴自动调节机构,包括上部支撑座、下部支撑座、上部连接框架、支撑机构、横轴、纵轴和中间框架,位于上方的上部支撑座和位于下方的下部支撑座通过位于四个角的四边稳定机构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中间框架横向设于上部支撑座和下部支撑座所形成的框架结构中部;中间框架通过纵轴与上部支撑座连接,且中间框架能沿纵轴转动,中间框架通过横轴与下部支撑座连接,且中间框架能沿横轴转动;所述支撑机构的下部为“n”形,中间框架夹于“n”形内,支撑机构与上部连接框架连接,支撑机构外侧设有顶紧螺杆。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轴上设有高温轴承,纵轴、高温轴承和中间框架形成一个转动副;所述横轴上也设有高温轴承,横轴、高温轴承和中间框架形成另一个转动副。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支撑机构和纵向支撑机构,横向支撑机构设于中间框架横向的相对两侧边上,且横向支撑机构通过顶紧螺杆使得中间框架不产生横向位移;纵向支撑机构设于中间框架纵向的相对两侧边上,且纵向支撑机构通过顶紧螺杆使得中间框架不产生纵向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部连接框架连接成型定型炉,且其上设有上部支撑座。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部支撑座上设有连接退火炉的下部连接框架。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四边稳定机构主要由四根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位于上部支撑座和下部支撑座之间,且通过其上的螺纹孔使之连接固定。
本发明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上部连接框架:连接成型定型炉和上部支撑座。
下部连接框架:连接退火炉和下部支撑座。
中间框架:连接退火炉和定型炉的中间主承重件。
纵向支撑机构:在进行纵向调整溢流砖时保证退火炉在纵向不产生纵向位移。
纵轴:连接上部支撑座和中间框架。
横向支撑机构:在进行横向调整溢流砖时保证退火炉在横向不产生横向位移。
横轴:连接下部支撑座和中间框架。
四边稳定机构:正常生产时,将成型定型炉和退火炉固定好,避免退火炉产生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液晶玻璃双轴自动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合理,利用退火炉自身的重力,可以使得退火炉在溢流砖润湿过程中进行自动调节,不需要其它动力,减少人工操作,非常的方便,并且调节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晶玻璃双轴自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上部支撑座, 2为中间框架, 3为下部支撑座, 4为横向支撑机构, 5为纵轴, 6为下部连接框架, 7为四边稳定机构, 8为横轴, 9为纵向支撑机构, 10为轴承, 11为上部连接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舒适针织服饰面料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弹力牛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