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3800.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伟;陆建恒;潘湛昌;黎建恩;李子豪;刘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G01N2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燃烧热 实验 点火 成功率 装置 | ||
1.一种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接入电源正极的第一金属棒、接入电源负极的第二金属棒、金属夹子、用于承载铁坩埚不接入电极的第三金属棒、铁坩埚,其中接入电源正极的第一金属棒焊接在氧弹盖上,接入电源负极的第二金属棒焊接在氧弹盖上,不接入电极的第三金属棒焊接在氧弹盖上,并通过焊接在棒上的带缺口的金属圈承载铁坩埚,第一金属棒及第二金属棒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用于夹持引火丝的金属夹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夹子焊接在第一金属棒及第二金属棒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夹子的长度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入电源正极的第一金属棒与氧弹盖上的正极接线口相连,并焊接在氧弹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入电源负极的第二金属棒与氧弹盖上的负极接线口相连,并焊接在氧弹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弹盖上还设有氧气充入口;上述第三金属棒焊接在氧弹盖上所设的安装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金属棒及第二金属棒的末端与铁坩埚顶端相距1cm;上述第一金属棒与第二金属棒相距6c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夹子包括有弹簧、上金属板、下金属板,下金属板焊接在第一金属棒或第二金属棒上,上金属板与下金属板连接,弹簧装设在上金属板与下金属板之间,上金属板与下金属板之间形成能夹持引火丝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火丝包括有夹持部分、伸长部分、引燃部分,其中夹持部分用于夹在金属夹子上,伸长部分的一端与夹持部分连接,伸长部分的另一端与引燃部分连接,引燃部分置于铁坩埚内,夹持部分的长度为2.4cm,伸长部分的长度为2cm,引燃部分的长度为1.2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燃烧热实验的点火成功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铁坩埚内放置液体样品,或上述铁坩埚内还设有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置固体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8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球经纬线划分示意仪
- 下一篇:法拉第效应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