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综合智能管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3376.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波;倪利媛;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7/02;E03F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综合 智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综合智能管沟系统。
背景技术
下水道是城市的一项重要公共设施,它的功能高低和管理水平,决定其功能和效率的发挥。目前,我国城市原有和在建的下水道,存在的缺陷是口径小、功能单一、管理落后。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各部门,都是各自为政,重复施工,这样,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乱布地下管线,严重破坏了地上和地下的环境。现有的下水道将生活污水和雨水集中在一起,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雨水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雨水的储存,并且在遇到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常常因排水不畅等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量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综合智能管沟系统,解决现有城市下水道功能单一、资源浪费、重复施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市政综合智能管沟系统,包括雨水通道、污水通道,所述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并排设置在管沟系统底部,通过主隔离墙隔开,污水通道上方设置有污水井盖,雨水通道上方设置有雨水井盖和固定井盖,所述雨水通道设置有自动储水闸门,所述污水管道上方设置为车辆通道,所述主隔离墙设置有排水口,污水通道与雨水通道通过排水口相连通,排水口通过自动浮球开关控制排水口开闭,所述自动浮球开关设置在污水通道一侧,所述污水通道的下方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污水通道与沉淀池交界处的出水口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板框过滤器。
所述固定井盖上方设置有自来水管道,自来水管道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离墙,第一隔离墙上方设置有通信电缆管道,通信电缆管道上方设置有第二隔离墙,第二隔离墙上方设置有电力电缆管道,电力电缆管道上方设置有第三隔离墙,第三隔离墙上方设置有燃气管道。
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用于存储淤积物的吊篮,所述吊篮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沉淀池的正上方设有可容吊篮升降的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的顶口设有井盖。
所述板框过滤器上设置有可监测杂物遮挡板框过滤器面积的直流电阻传感器;所述板框过滤器的顶端通过合页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出水口的上部;所述板框过滤器的下部连接有牵拉绳,牵拉绳的另一端卷绕在手动式卷扬轮上。
所述综合智能管沟系统包括能反映下水道运营状态的监控报警系统,所述监控报警系统包括安装在管道内腔中的红外线摄像头、安设在沉淀池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市政部门的显示屏,以及自动浮球开关和各个直流电阻传感器;所述红外线摄像头、压力传感器、自动浮球开关和直流电阻传感器数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管道内腔中,并分别与显示屏相连接。
所述红外线摄像头、压力传感器、自动浮球开关和直流电阻传感器数目至少为两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城市建设时,只需要一次性施工,把本发明所述的下水道综合管埋设于地下,即可彻底解决市政公司各自为政、重复施工建设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和工时的浪费,以及维修费用高昂的弊端,进而加快城市建设的进程;
2、管道内腔中设有收集雨水通道,该通道内不容易产生淤积堵塞,且管道内径大,即使有部分沉淀,便于清理,能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在强降雨时的排洪难题。在降雨强度过大时,可以通过污水通道泄洪,减轻泄洪压力,同时通过自动浮球开关,可有效阻止污水进入雨水通道。
3、雨水通道还有蓄水功能,蓄积的雨水可用于城市消防灭火、清洗街道、浇灌花草备等,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蓄。
4、还设置有能实时反映下水道运行状态的监控报警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出现损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的监控报警系统在第一时间找到发生故障或者出现损坏的位置,以便检修人员及时赶到故障现场,对故障或者损坏部位进行修复。能彻底解决政府对市政管理的被动局面,真正使市政建设和管理达到标准化、简单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下水道综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同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蔗果醋的固态发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