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3231.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伸;长谷川朋广;松本俊二;田中一夫;河野卓郎;葛山祐二;向井敦;山本伦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型PC(个人计算机)等小型且高性能的电子设备中,壳体内部的CPU(中央处理器)等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解决发热的对策变得重要。作为解决发热对策的一种方法,将送风风扇设置于壳体内部进行散热。然而,笔记本型PC要求薄型化。因此,送风风扇要求在抑制送风性能降低的同时实现薄型化。
在送风风扇为离心风扇的情况下,为满足这种要求,将由金属或树脂形成的薄板状的部件组合而构成机壳。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8-157216号公报中,风扇外壳由框架和外罩构成。框架具有底部和侧壁部,且通过树脂成型或通过铝合金的压铸成型。外罩为板状的树脂或金属。外罩固定在框架上。
然而,在将板状的平板安装于侧壁部的情况下,在机壳的内侧,侧壁部与平板之间形成直角的角部。在角部,从叶轮朝向径向外侧送出的空气会滞留。由此,从送风口送出空气的效率降低。并且,由于空气的流动在角部紊乱,所以角部的存在也成为形成噪音的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薄型离心风扇的送风效率。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离心风扇具有叶轮、马达部以及机壳,所述叶轮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所述马达部使所述叶轮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机壳容纳所述叶轮,所述机壳具有上平板部、下平板部以及侧壁部,所述上平板部覆盖所述叶轮的上侧,所述下平板部覆盖所述叶轮的下侧,并且所述马达部固定于所述下平板部,所述侧壁部覆盖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上平板部以及所述下平板部一同形成送风口。上平板部或下平板部具有进气口。由上平板部、侧壁部以及下平板部构成包围叶轮的风洞部。在上平板部的下表面以及下平板部的上表面中的一个面与侧壁部的内侧面之间的边界,配置有沿所述边界延伸的线状的整流部件。整流部件包括整流面,该整流面在从所述一个面到达至内侧面,并随着从所述一个面离开而朝向径向外侧。
本发明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风扇的剖视图。
图2为上平板部以及侧壁部的组装体的仰视图。
图3为上平板部以及侧壁部的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4为上平板部、侧壁部以及整流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从斜下方观察整流部件的周向端部附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图1中的离心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上下方向。并且,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风扇1的剖视图。例如,离心风扇1搭载于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以下称为笔记本型PC),用于笔记本型PC的壳体内部的设备的冷却。
离心风扇1包括马达部2、机壳3以及叶轮4。叶轮4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马达部2使叶轮4绕中心轴线J1旋转。机壳3容纳马达部2以及叶轮4。
机壳3包括上平板部31、下平板部32以及侧壁部33。上平板部31覆盖叶轮4的上侧。下平板部32覆盖叶轮4的下侧。在下平板部32固定有马达部2。侧壁部33覆盖叶轮4的径向外侧。侧壁部33与上平板部31以及下平板部32一同形成送风口331。由上平板部31、侧壁部33以及下平板部32构成包围叶轮4的风洞部30。
上平板部31与下平板部32由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呈薄板状形成。侧壁部33通过铝合金的压铸而成型。侧壁部33的下端部与下平板部32的周缘部通过螺纹固定而固定在一起。上平板部31通过铆接被固定在侧壁部33的上端部。上平板部31包括进气口311。进气口311位于叶轮4的上方。
马达部2为外转子型马达。马达部2包括为固定组装体的静止部21、为旋转组装体的旋转部22以及为轴承的套筒23。套筒23为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旋转部22被套筒23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1旋转。
静止部21包括定子210和轴承保持部24。轴承保持部24容纳套筒23。轴承保持部24为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并由树脂形成。轴承保持部24从下平板部32的大致中央向上突出。轴承保持部24被固定在设置于下平板部32的孔部327。轴承保持部24的下端部与孔部327的周围的部位通过插入成型而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