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钳式擦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2443.9 | 申请日: | 2013-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应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国珍 |
主分类号: | A47L1/03 | 分类号: | A47L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擦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擦窗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而高层住宅中窗户外玻璃的清洁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窗户外玻璃主要有以下清洗方法:
1、徒手清洗,即人们用抹布直接擦洗,该方法简便,但受手臂长度及人体伸出窗外作业的安全限制。
2、借助长杆擦头擦洗,该方法可以较大外伸,但非常耗力且人扒在窗口中难作业。
3、用带有磁力相互吸附在玻璃两侧的工具进行擦洗,该方法很适用而已被大家接受,但它不能擦洗高层住宅大量应用的中空玻璃。
4、聘请专业人员清洗,该方法成本高,比较适用于整栋商用楼的清洗,而不适宜于家庭玻璃窗的清洗。
5、机械自动清洗,该方法限制更多,更不适宜于家庭玻璃窗的清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钳式擦窗机,它具有对高层住宅中空玻璃双面同时擦洗的能力,且能将其固定在窗框后作业,这样不但擦洗轻便、直观,而且非常安全,十分适宜家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钳式擦窗机的特征是:芯轴设在夹座的轴孔中,芯轴的两端都固定着后臂的后端,后臂的前端连接着前臂的后端,前擦窗器、后擦窗器连接在前、后前臂的前端;带轮组件设在芯轴的内孔中,前臂中的带轮与带轮组件经同步带连接起来,实现两个前臂的移动联动;滑轮组件设在带轮组件的内孔中,前擦窗器、后擦窗器中的滑轮经前臂中的滑轮与滑轮组件由传动带连接起来,实现前擦窗器、后擦窗器的旋转联动;
所述的夹座,其上部设有一组轴孔,夹板铰链在夹座的一侧,由螺杆夹紧;
所述的前臂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前端设有轴孔,其后端设有连接销,带轮固定在前臂的销中,滑轮设在带轮前部。
另外,后臂设有加强筋。
前擦窗器、后擦窗器中设有刮刀、擦洗块;前擦窗器设有执手。
本发明的作用是:
⑴.它具有对高层住宅中空玻璃双面同时擦洗的能力,这样不但效率高,而且擦洗效果清晰、直观,无需判断玻璃那面没擦干净。
⑵.能将其固定在窗框后作业,不但擦洗轻便,而且非常安全、可靠,十分适宜家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钳式擦窗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钳式擦窗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钳式擦窗机的俯视图。
图中:1.前擦窗器, 2.前臂, 3.传动带, 4.带轮, 5.后臂, 6. 滑轮组件, 7.带轮组件, 8.滑轮, 9.夹板, 10.螺杆, 11.后擦窗器, 12. 同步带, 13.芯轴, 14.夹座, 15.刮刀, 16.擦洗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芯轴13设在夹座14的轴孔中,芯轴13的两端都固定着后臂5的后端,后臂5的前端连接着前臂2的后端,前擦窗器1、后擦窗器11连接在前、后前臂2的前端;带轮组件7设在芯轴13的内孔中,前臂2中的带轮4与带轮组件7经同步带12连接起来,实现两个前臂2的移动联动;滑轮组件6设在带轮组件7的内孔中,前擦窗器1、后擦窗器11中的滑轮经前臂2中的滑轮8与滑轮组件6由传动带3连接起来,实现前擦窗器1、后擦窗器11的旋转联动;
夹座14的上部设有一组轴孔,夹板9铰链在夹座14的一侧,由螺杆10夹紧;
前臂2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前端设有轴孔,其后端设有连接销,带轮4固定在前臂2的销中,滑轮8设在带轮4前部。
后臂5呈槽形状,起加强筋作用,后臂5前端的轴孔与前臂2后端的连接销配合。
前擦窗器1、后擦窗器11的正面设有刮刀15、擦洗块16,前擦窗器1、后擦窗器11的反面设有销轴和滑轮,且前擦窗器1设有执手。
使用时,先将该擦窗机中的夹座夹在窗框(档)中,这时该擦窗机就固定了,然后手拿住前擦窗器中的执手移动,位于该擦窗机对面的后擦窗器会与前擦窗器同步移动,实现玻璃双面同时、同地擦洗的效果。
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例所述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钳式擦窗机十分适宜家用,能彻底解决目前高层住宅中空玻璃窗反面擦洗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国珍,未经应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