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0251.4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清;李锋;曾德良;罗嘉;赵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入炉煤 水分 电站 制粉 系统 调节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制粉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和一种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力锅炉而言,入炉煤水分是原煤的重要监视成分。入炉煤水分的波动将导致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口风粉混合温度的稳定性成为问题。因此,实时检测入炉煤水分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对电站制粉系统的调节精度和调节效果。目前,对入炉煤水分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设备,这种设备检测法具有明显的缺点,例如无法实现在线和实时地检测,且风险较大。另外,硬件设备具有较高的成本。这不仅影响了电站制粉系统的调节效果,也增大了调节难度,不利于电站锅炉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和一种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装置。
一种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站制粉系统中的热平衡公式,建立用于计算入炉煤水分的方程组;其中,所述热平衡公式是指电站制粉系统的起始断面输入之总热量与终端断面带出和消耗之总热量相等;
根据建立的所述方程组,计算电站制粉系统中的入炉煤水分;
根据计算的所述入炉煤水分,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调节。
与一般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根据电站制粉系统中的热平衡公式,建立用于计算入炉煤水分的方程组。通过方程组可以快速和精确地计算出电站制粉系统中的入炉煤水分,然后根据计算的所述入炉煤水分,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调节。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入炉煤水分的实时在线计算,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实时调节,具有很好的调节效果,而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一种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装置,包括建立模块、计算模块和调节模块;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电站制粉系统中的热平衡公式,建立用于计算入炉煤水分的方程组;其中,所述热平衡公式是指电站制粉系统的起始断面输入之总热量与终端断面带出和消耗之总热量相等;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建立的所述方程组,计算电站制粉系统中的入炉煤水分;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计算的所述入炉煤水分,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调节。
与一般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装置根据电站制粉系统中的热平衡公式,建立用于计算入炉煤水分的方程组。通过方程组可以快速和精确地计算出电站制粉系统中的入炉煤水分,然后根据计算的所述入炉煤水分,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调节。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入炉煤水分的实时在线计算,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实时调节,具有很好的调节效果,而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入炉煤全水分化验值的结果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获得的入炉煤水分的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基于入炉煤水分的电站制粉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电站制粉系统中的热平衡公式,建立用于计算入炉煤水分的方程组;其中,所述热平衡公式是指电站制粉系统的起始断面输入之总热量与终端断面带出和消耗之总热量相等;
S102根据建立的所述方程组,计算电站制粉系统中的入炉煤水分;
S103根据计算的所述入炉煤水分,对电站制粉系统的出口风粉混合温度进行调节。
在步骤S101中,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的热平衡是指在制粉系统起始断面输入之总热量与终端断面带出和消耗之总热量相等,即qin=qout。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热平衡公式为如下公式:qin=q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及印刷电路板
- 下一篇:警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