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接口和方法的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775.1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4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民宇;梁廷旻;李炳熙;李在奎;李涣镐;曹秀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吕雁葭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连接 接口 操作方法 支持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接口。该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置于第一区域处,根据第一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以及第二检测器,置于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根据第二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连接接口的操作。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以及支持该耳机连接接口和耳机操作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移动终端由于其移动性而得到广泛使用。即,移动通信终端由于可以在移动时执行音频专用通信,因此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使用极普遍设备。移动通信终端在提供扬声器之间发送和接收通信信息的功能作为主要功能的同时可以具有多种功能。例如,相关领域的移动终端可以具有与文件复制功能相对应的MP3功能和与能够采集图像的数字摄像机相对应的图像采集功能。此外,相关领域的移动终端具有可以执行移动游戏或娱乐厅游戏的功能。
为了在音频输出过程中不干扰其他人或者为了用户可以单独欣赏收听音频,相关领域的移动终端提供耳机系统。相应地,用户可以使用耳机设备无论时间或地点地收听音乐或广播。这里,在将耳机设备的插头插入到终端的圆柱孔形连接耳机接口时,相关领域的耳机系统适配在其中终端感测耳机的连接的系统。更具体地,当耳机设备的插头尖部与终端的耳机连接接口内部的下部接触时,相关领域的耳机系统被设计为检测耳机设备的连接。
在耳机连接接口内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具有上述结构的相关领域耳机系统正常操作耳机设备。然而,当异物位于耳机连接接口中时,耳机连接接口的电连接关系发生问题,并且因此会在终端中发生错误操作。更具体地,当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注入材料(例如,含可以实现电连接的电解液的水)时,水汇集在耳机连接端口内部的下端处,并且水通过实现电通道功能与提供以识别耳机设备连接的端子电连接。
因此,即使实际没有连接耳机设备,终端也感测到连接了耳机设备,并且支持耳机设备功能。更具体地,当连接耳机设备时,如果终端被设计为关闭终端的扬声器功能,则发生终端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在耳机连接接口由于诸如雨水等水以及诸如海水等材料注入耳机连接接口之后的腐蚀而具有错误电气特性的情况下发生。
因此,需要改进的耳机连接接口。
以上信息仅被提供用作辅助对本公开的理解的背景信息。任何以上信息未被确定或断言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意在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以及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耳机连接接口、耳机操作方法以及支持该耳机连接接口和耳机操作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即使异物位于耳机连接接口中也可以检测耳机设备的正常连接并且根据连接执行正常耳机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接口。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置于第一区域处,根据第一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以及第二检测器,置于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根据第二区域的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
这里,接触状态可以是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个:耳机插头连接至耳机连接接口的状态和基于异物注入的异物接触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耳机连接接口,在耳机连接接口中放置用于根据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的至少两个端子;以及控制器,用于通过检测耳机连接接口的两个端子的信号改变执行基于耳机设备连接的功能支持或者基于耳机设备非连接的功能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耳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耳机连接接口,耳机连接接口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置于第一区域处,根据接触状态检测电气改变,第二检测器置于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处,检测插入耳机插头时发生的电气改变;并且根据第一检测和第二检测器的信号改变,执行基于耳机设备连接的功能或者执行基于耳机设备非连接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