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8389.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素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治疗 性皮炎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在皮脂溢出较多部位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糠秕马拉色菌生长增多所致,其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可达2% ~3% ,有研究报道头皮脂溢性皮炎主要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其次与免疫功能的异常、微量元素缺乏、雄性激素的升高、皮脂分泌旺盛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
酮康唑是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2%酮康唑洗剂外洗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对于头皮鳞屑、瘙痒效果良好,但对于头皮红斑、丘疹等过敏炎症反应疗效不佳,且临床复发率高。
中医学认为,头皮脂溢性皮炎属于白屑风范畴,病因与感受风、湿、热、虫等外邪有关。素体内有热,风热之邪外袭,邪郁日久入血,血热化燥生风,或阴血不足生内风,致风热燥邪蕴阻肌肤,或过食膏粱厚味、辛辣酒类等,致脾胃运化失常,生湿化热,湿热蕴蒸肌肤,或虫邪夹风、湿等邪气外袭,化热生风,均可发为本病。中药对于病因不明的慢性病的常见奇效,因此,开发一种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经过对多种中药材原料的大量筛选、重组、尝试,又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药物药理进行研究后重新组方,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干姜40-60份、龙胆草10-18份、车前子10-18份、芦荟25-35份、大黄25-35份。
优选地,上述的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干姜45-52份、龙胆草13-15份、车前子13-15份、芦荟28-32份、大黄28-32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干姜45-52份、龙胆草14份、车前子14份、芦荟30份、大黄30份。
再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组合物,它为洗剂、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适合治疗发病于人体各部分的脂溢性皮炎,包括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本发明尤其适合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
本发明用于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称取清洗干净的如下中药材:干姜40-60份、龙胆草10-18份、车前子10-18份、芦荟25-35份、大黄25-35份,备用;
2)煎煮:加水煎煮,第一煎每罐加水为药材总量的8-12倍,加热沸腾后保持2-3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第二煎加入药材量6-8倍的水加热提取,保沸2-3小时,提取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进入沉淀罐;
3)沉淀:沉淀罐中提取液沉淀24~36小时,抽取上清液经过200目过滤器过滤至三效蒸发器中,沉淀物按废弃物处理;
4)浓缩:当上清液在三效蒸发器中浓缩至体积∶药材重量=1∶1的药物浸膏,并按重量百分比为0.1%加入防腐剂羟苯乙酯,最后加水稀释,分装即可。
根据中医药史料记载,上述药物材的药理活性如下: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选用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来源于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的根和根茎。
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选用为车前科植物车前大车前及平车前的种子。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解巴豆毒。选用洋芦荟 (巴巴多斯芦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素平,未经张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极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有机硅自粘带的硅橡胶及其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