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合扣接式LED灯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253.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国泰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张伶俐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合扣接式 led 灯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合扣接式LED灯盘。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LED灯盘,一般包括有四件框架体,四件框架体共同围绕成LED灯盘。传统的LED灯盘,其相邻框架体是通过碰焊形式连接在一起的,为了增加连接强度,一般在相邻框架体的连接处增设有连接角码,随后在框架体的正面(灯盘的外观面)和背面通过碰焊工艺焊接在一起。然而,焊接工艺必将是在金属表面形成焊接点(甚至是更大的焊接面),大大影响了灯盘外正面的美观性,为此,某些生产者则是对灯盘正面的焊接点(焊接面)进行打磨,这就导致增加工序,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摒弃传统灯盘框架体的焊接连接工艺,提供一种新的框架体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牢固的压合扣接式LED灯盘。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合扣接式LED灯盘,包括至少两件且共同围绕成LED灯盘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相邻框架体通过连接角码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角码上开有连接定位孔,框架体开有连接凹孔,连接凹孔具有下拉延伸部,所述下拉延伸部镶嵌安装到连接定位孔内。
对上述的压合扣接式LED灯盘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框架体上设有连接槽腔,连接角码安装在连接槽腔内,通过设置连接槽腔,使得框架体的连接更为稳定牢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下拉延伸部设置在连接槽腔的上壁,使得连接角码和框架体的连接位置位于灯盘的内部,对灯盘的外观形状没有任何影响。
期间,对上述任意一种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槽腔的上壁开有泄水槽,其作用是在框架体进行液处理时,积液可以从泄水槽排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泄水槽与连接凹孔相互交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凹孔为盲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凹孔为通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凹孔通过冲压工艺加工而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定位孔与连接凹孔均为方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所述连接定位孔与连接凹孔均为圆孔。
本发明所述的压合扣接式LED灯盘总成,它对常规的LED灯盘总成作出改进,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摒弃传统灯盘框架体的框角焊接连接工艺或者是螺钉、角码抽压连接工艺,在连接角码上开有连接定位孔,框架体开有连接凹孔,连接凹孔具有下拉延伸部,下拉延伸部镶嵌安装到连接定位孔内,通过下拉延伸部与连接定位孔的定位固定连接,进而实现框架体既牢固又稳定地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无需通过任何的焊接工艺及其打磨工艺,也无需使用螺钉与角码的抽压工艺,只需将将连接角码安装在框架体后通过压力机和相适配的模具冲头即可配合加工出下拉延伸部,实现与连接定位孔的镶嵌安装模式,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体连接方式,其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所示框架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框架体安装过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框架体的接角安装过程中的冲压原理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压合扣接式LED灯盘,包括至少两件且共同围绕成LED灯盘的框架体1,框架体1为铝合金型材,一般来说,LED灯盘是由四件框架体1组合安装成方形结构。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框架体1连接焊接模式,相邻框架体1通过连接角码2连接在一起,连接角码2为铁角码,为了保证相邻框架体1的连接强度,连接角码2的厚度一般比框架体1铝合金材质厚度要厚一些为佳。所述连接角码2上开有连接定位孔3,该连接定位孔3是预先冲压成型的。框架体1开有连接凹孔4,连接凹孔4通过连续受压力而具有下拉延伸部5,所述下拉延伸部5镶嵌卡牢安装到连接定位孔3内,期间,下拉延伸部5的外径应与连接角码2上连接定位孔3的内径满足过盈配合方式,避免两者存在径向虚位,保证了连接角码2和框架体1的牢固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国泰,未经卢国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组合式同相供变电构造
- 下一篇:一种防电位反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