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5825.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波;江鹏;陈俊涛;白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5/00 | 分类号: | H04Q5/00;H04Q11/00;H04B10/257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严彦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接入 数字 分布式 系统 | ||
1.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
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通过光纤连接;接入单元或拓展单元连接网络,拉远单元连接网络;
所述接入单元包括射频处理单元U1、数字处理单元U2、供电单元U3,变频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供电单元U3向射频处理单元U1和数字处理单元U2分别供电;
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单元U5,数字处理单元U4独立组成上下行链路,供电单元U5向数字处理单元U4供电;
所述拉远单元包括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天线单元U9和供电单元U10,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天线单元U9依次连接组成上下行链路,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与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分别连接,供电单元U10向数字处理单元U6、射频处理单元U7和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分别供电。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为局域网WLAN或固网宽带。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入单元连接网络时,
下行链路中,信源发送的2G或3G或4G无线信号进入接入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下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2将下行中频信号处理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输入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上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进入接入单元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2;数字处理单元U2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输出,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1将上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上行射频信号,并采用无线传播的方式传回信源;
扩展单元连接网络时,
下行链路中,接入单元输入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下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下行数字信号与输入的下行宽带信号合路并重新组帧,转换为光信号后从各端口传送到拉远单元;
上行链路中,拉远单元输出到扩展单元的光信号转换成上行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4;数字处理单元U4将各端口输入的上行数字信号分解为上行宽带信号和上行无线数字信号,其中上行宽带信号输出,上行无线数字信号进行合路后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送到接入单元;
扩展单元与拉远单元之间传输时,在拉远单元传输方式如下,
下行链路中,由拓展单元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数字处理单元U6,;数字处理单元U6分离出基带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其中以太网信号传输给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基带信号经数字处理后转换为下行中频信号,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下行中频信号变频为下行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单元U9辐射到空间中;
上行链路中,无线信号由天线单元U9接收进入拉远单元后,通过射频处理单元U7将上行射频信号转换为上行中频信号;数字处理单元U6将上行中频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与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传输的以太网信号重新组帧,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后传输给拓展单元。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太网信号处理单元U8提供直流电。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单元和拓展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之间基于CPRI标准协议的帧格式进行组帧传输。
6.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建立星型、链型、环形或混合的组网。
7.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单元、拓展单元和拉远单元采用五类线连接网络。
8.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或以上接入单元,接入单元不共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8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液体二氧化碳贮箱过冷度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双脊边的无缝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