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及其运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821.0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寅鹏;申若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石纳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石料 垂直 运输 体系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及其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挡水水工建筑物一般都修建在高山峡谷地区,其施工所需大体积石料可就近开采。当料源地位于地形条件复杂的高陡地势时,料场到施工地点高差大、水平运距短,山间道路往往路窄坡陡,实现石料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垂直运输是一个难点。采用传统的石料垂直运输方法存在一定弊端:
(1)采用自卸汽车将石料直接从料源地运输至施工地点。运输道路的修建存在困难,耗时长、投资大。建成道路通常路况陡峭,行车速度慢。总体上存在生产费用高、运输效率低且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2)采用塔机、卷扬机等起重设备配合吊斗进行运输。由于设备价格高昂,单次运输量小,因此存在投资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地形条件复杂的高陡地势大块石料垂直运输的困难,提供一种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及其运输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包括至少一个基于山体斜坡1的台阶面5。
所述台阶面5具有凹槽。
所述台阶面5具有弧形凹槽。
所述山体斜坡1经所述台阶面5分割为至少两个阶梯斜面4,所述阶梯斜面4倾角为30°~70°,坡度过缓或过陡都不利于石料自行滚落。
所述体系还包括转运仓9,所述转运仓9位于山体斜坡1的底部。
所述转运仓9为弧形结构。
所述体系还包括石料堆放平台3,所述石料堆放平台3位于山体斜坡1的顶部,所述体系还包括护栏6,护栏可有效约束石料的滚落路径,所述护栏6由支架7和拦网8在山体斜坡1边缘支立搭建。
一种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的运输方法,包括:
①基于所述山体斜坡1开挖至少一个所述台阶面5;
②卸下石料,石料沿所述阶梯斜面4和台阶面5自行滚落。
所述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的运输方法,还包括:
③在所述山体斜坡1底部开挖转运仓9;
④石料卸下后,自行滚落至转运仓9。
所述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的运输方法,还包括
⑤在所述山体斜坡1顶部构建石料堆放平台3;
⑥石料卸下前置于所述石料堆放平台3。
石料垂直运输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构建垂直运输体系;
(2)将石料运至石料堆放平台;
(3)石料从石料堆放平台卸下,在护栏约束下沿阶梯斜面4和台阶面5自行滚落至转运仓,实现石料垂直运输,再将转运仓中的石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及方法能够产生如下所述的积极效果:
(1)垂直运输体系只需对天然的山体斜坡,即山体斜坡的自然形状进行简单改造、粗略加工,不受地形条件限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简单、工程量小、维护方便。
(2)将山体斜坡开挖成阶梯式,阶梯式结构在石料滚落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避免石料滚落过快剧烈撞击产生飞石现象,保证安全性和石块完好。
(3)台阶面开挖成弧形凹槽,逊径石料在滚落过程中被凹槽截留并定期进行清理,可控制石料粒径,筛选出逊径石块。
(4)石料沿着斜坡自行滚落至转运仓,直接完成这段高差的垂直运输过程,减少传统运输方式的道路修建和设备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5)弧形转运仓在减缓石料对转运仓冲击的同时将逊径石块截留在仓底,石料在弧段的拦挡作用下形成转存料堆。
(6)本发明山体石料垂直运输体系可实现石料连续运输,输送量大,提高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山体斜坡开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垂直运输体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石料垂直运输过程剖面示意图。
图中:1:山体斜坡;2:开挖线;3:石料堆放平台 4:阶梯斜面;5:台阶面;6:护栏;7:支架;8:拦网;9:转运仓;10:挖掘机;11:石料;12:逊径石块;13铲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方法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以如下方式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石纳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石纳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偏分复用的光传输
- 下一篇:力密度改善的电磁致动器及其在电剃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