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观赏红叶石楠叶片离体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560.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泽平;董筱昀;吕运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观赏 红叶 石楠 叶片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组织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具体为微型观赏红叶石楠叶片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观赏红叶石楠(Photinia lochengensis Yü)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红叶石楠中一个矮生、小叶的优良变异品种。它具备的优势:1)耐寒性好,耐最低温度-20℃,能在北京以南地区正常生长,较其它红叶石楠品种耐寒性更好;2)在春季直到5月中下旬,嫩枝、新叶均呈鲜红亮丽色,9月下旬秋叶萌发再次呈鲜红色,与其他红叶石楠品种比,红叶期更长,色泽鲜亮,枝叶密集而细小,萌芽能力强,其株型较矮小,分枝力强,观赏效果较好;3)生长速度适中,但较其他品种慢,能广泛用于色块和绿蓠,枝干细嫩,株型紧凑,可以减少修剪次数降低用工成本。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扦插、以芽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研究。在现有繁殖技术中,组织培养的方法已有报道,但报道中研究采用当年生嫩枝的芽为外植体的芽生芽方式进行组培繁殖,使用外植体多,增殖周期较长,增殖系数偏低,繁殖的效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微型观赏红叶石楠叶片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可以节省外植体的使用量,同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方式培养,产生的不定芽更多,繁殖系数更高,可以大大提高离体培养的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微型观赏红叶石楠叶片离体培养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1)准备基本培养基,有2种。
一种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中含有:硝酸钾1520-1900mg,硝酸铵1320-1650mg,磷酸二氢钾136-170mg,硫酸镁296-370mg,二水氯化钙440mg,碘化钾0.83mg,硼酸6.2mg,四水硫酸锰22.3mg,七水硫酸锌8.6mg,二水钼酸钠0.25mg,五水硫酸铜0.025mg,氯化钴0.025mg,七水硫酸亚铁27.8mg,乙二胺四乙酸钠37.3mg,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60.5mg,VB50.5mg,甘氨酸2.0mg,肌醇100mg,蔗糖30000mg,卡拉胶6500mg。
另一种是除了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培养外的分化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的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中含有:四水硝酸钙371-556mg,硝酸铵268-400mg,硫酸钾600-990mg,七水硫酸镁248-370mg,磷酸二氢钾115-170mg,二水氯化钙72-96mg,四水硫酸锰22.4mg,七水硫酸锌8.6mg,硼酸6.2mg,五水硫酸铜0.25mg,二水钼酸钠0.25mg,七水硫酸亚铁34.1mg,乙二胺四乙酸钠46.6mg,维生素B11.0mg,维生素B60.5mg,VB50.5mg,甘氨酸2.0mg,肌醇100mg,蔗糖20000mg,卡拉胶6500mg。
(2)外植体的接种
采用经选育的微型观赏红叶石楠当年生嫩叶为外植体,经70%酒精消毒20秒,再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8-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5次,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3)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在超净的工作台上,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接种在经消毒的含有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先将其置于黑暗条件下10-15天后,再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下,每日光照15小时,温度20-25℃、湿度为50%-60%,培养48天,形成愈伤组织,
所述的诱导愈伤产生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组成:
每升基本培养基含:
玉米素(ZT)0.5-1.0毫克;
6-苄基嘌呤(BA)0.5-1.0毫克;
α-萘乙酸(NAA)0.1-0.2毫克;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1.0毫克;
(4)分化增殖培养
将上述(3)步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剪切,转接于经消毒的含有分化增殖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增殖培养,不断增殖,视繁殖生产需要达2000瓶进入下一步,
所述的分化增殖培养基为:
每升基本培养基含:
玉米素(ZT)1.0-2.0毫克;
6-苄基嘌呤1.0-2.0毫克;
α-萘乙酸(NAA)0.05-0.1毫克;
(5)壮苗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听诊器耳罩
- 下一篇:基于自主协同的车载网络预警信息广播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