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计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5345.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蜀江;章叔昌;蔡木良;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线路 雷电 跳闸 计算方法 | ||
1.一种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落雷统计数据及GIS系统配电线路走廊精确路径,按直击雷及感应雷分类结合区域配电线路设备技术水平进行计算,并按照10kV线路运行规程进行修正,得到区域配电网雷电跳闸率为直击雷跳闸率与感应雷跳闸率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击雷跳闸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z:直击雷跳闸率;η:建弧率;A:每平方公里的年落雷数量;b:两根边导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hc:导线悬挂高度;U50%:线路绝缘子的冲击绝缘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雷跳闸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g:感应雷跳闸率;η:建弧率;A:每平方公里的年落雷数量;hc:导线悬挂高度;U50%:线路绝缘子的冲击绝缘水平;Smin:可取线路受雷面的边沿最小距离;Smax:可取线路受雷面的边沿最大距离;x:雷击点距线路的水平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10kV线路运行规程进行修正方法为,为控制配电线路跳闸率,线路跳闸后将在雷电天气过后恢复送电,此时应将一定时间间隔内落雷数量认为1次;按照雷雨特性,一定时间间隔日间可选自雷击发生后2个小时,夜间可选雷击发生后至第二日清晨5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3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电源感测装置
- 下一篇:包括加热筒的液体容积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