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用智能稳定分流型油源再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4384.0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重贺;陈钢;谢朝阳;周涛;束鹏程;朱艳平;任大明;范小童;刘国伟;宋亚莉;马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2 | 分类号: | E02F3/4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智能 稳定 分流 型油源 再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油源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装载机在动臂以及工作装置自重的作用下,动臂下降速度非常快,此时动臂油缸大腔快速回油,动臂油缸小腔因供油不足产生局部真空;同样在卸料时,由于物料以及铲斗自重的作用,翻斗油缸大腔快速回油,小腔亦因供油不足产生局部真空。在动臂快速下降以及快速卸料时,液压系统回油流量猛增,对于采用固定节流孔进行分流的系统,进入液压油散的油液流量也会随之剧增,从而对液压油散造成猛烈的压力冲击,导致液压油散爆裂,严重影响液压油散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动臂油缸、翻斗油缸小腔产生局部真空,导致油液中溶解度的气体析出,液压系统刚度降低,且最终导致气蚀现象。虽然目前行业内选用的分配阀内部带有补油阀,然而由于阀体内部油道狭窄,且补油阀口开度极其有限,导致补油功能并不明显,气蚀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消除气蚀现象,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一般在回油路上增加顺序阀产生背压,由于装载机工况复杂,顺序阀产生的背压是不可调节的,此背压过小则补油效果不明显,背压过大又会造成额外的能量损失,造成液压油温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装载机动臂快速下降过程中散热系统压力冲击以及分配阀补油不足产生的气蚀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机用智能稳定分流型油源再生模块。该模块内部集成一个稳流阀,在稳流阀内部的可变节流口的作用下,即使工作液压系统回油流量发生突变,该系统仍能为液压油散提供非常稳定的流量,从而消除液压油散内部的压力冲击;另一方面通过外接补回路可以直接对动臂油缸小腔以及翻斗油缸小腔进行补油,从而避开分配阀内部油道以及阀芯的节流损失,避免气蚀现象;根据集成阀块内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通过比例溢流阀自动调节补油压力,确保补油效果的同时避免额外的能量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工作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工作泵的出油口与分配阀的进油口相连,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进油口与分配阀的回油口相连,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第一出油口与动臂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第二出油口与翻斗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稳定分流口与液压油散进的进油口相连,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回油口与液压油散的回油口相连,然后经过回油滤清器接回油箱。
智能油源再生模块中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出油口相连,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出油口相连,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比例溢流阀接线端相连,比例溢流阀的入口与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进油口相连,比例溢流阀的出口与稳流阀块的入口相连,稳流阀块的出口与稳定分流口相连,第一出油口与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进油口之间有第一补油阀,第二出油口与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进油口之间有第二补油阀,第一测压口与第二出油口相连,第二测压口与第一出油口相连,第三测压口与智能油源再生模块进油口相连。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是:1、采用智能稳定分流型油源再生模块,可以解决装载机动臂快速下降以及卸料时因流量突变引发的液压油散内部压力冲击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液压油散的工况,有效延长了液压油散的使用寿命。更换智能油源再生模块中稳定分流阀块中的节流孔可以调节分流流量,从而匹配不同的散热需求。2、采用智能油源再生模块,可以使装载机快速下降以及快速卸料时,通过阻力极小的外部补油回路进行补油,从而消除油缸吸空现象,防止油液中气体析出,进而杜绝液压系统内的气蚀现象,保证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性,延长液压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对于不同机型,油缸的补油流量各不相同,改变智能油源再生模块中的控制器控制程序可匹配各机型的补油流量需求。3、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油缸小腔压力,并通过集成的控制器以及比例溢流阀实现补油压力和流量的智能化控制,确保有足够的油液补充至油缸,并将回油路能量损失降至最低。4、此模块采用集成模块结构,结构紧凑,容易加工,功能易于实现。5、通过调节智能油源再生模块的分流流量,可以控制进入液压油散的油液流量,从而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6、智能油源再生模块可应用于新机型的研制,确定系统补油流量以及液压系统热平衡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1 液压油箱、2工作泵、3分配阀阀、4 翻斗油缸、5动臂油缸、6 智能油源再生模块、7液压油散、8回油滤清器、A第一出油口、B第二出油口、C稳定分流口、C1控制器、D1第一补油阀、D2第二补油阀、M1第一测压口、M2第二测压口、M3第三测压口、P进油口、S1第一压力传感器、S2第二压力传感器、T1回油口、W稳流阀块、Y比例溢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