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3036.1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娟;王树林;张梅;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B01J35/02;A62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纳米 复合 柔性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锌粉颗粒经过低功率的研磨过程和低温度的水解过程制备出锌、氧化锌纳米棒复合体,然后将锌、氧化锌纳米棒复合体通过超声分散复合于碳纳米管网络结构中,经沉淀、剥离、干燥制成柔性膜,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置于无水乙醇或异丙醇溶液中,强力超声分散至碳纳米管充分分散并悬浮于溶液中为止;
B)将3~5μm的原料锌粉置于振动磨中,在振动外力的作用下,颗粒细化成针片状10-20nm宽,70-80nm长的纳米颗粒;将制得的纳米颗粒与水蒸汽反应生成锌纳米颗粒与直径10~50nm,长度1~5μm的氧化锌纳米棒复合体,将锌、氧化锌纳米棒复合体置于步骤A)制得的碳纳米管混合液中混合均匀,超声分散,其中:锌、氧化锌纳米棒复合体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87:10;
C)将步骤B)制备的混合液倒入抽滤装置,沉降于滤纸上,完全干燥后从滤纸上剥离出柔性膜;
D)将柔性膜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除去残留溶液,得到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直径为5-15nm,长度在100-40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的强力超声分散时间为20min,分散后的碳纳米管如棉絮状悬浮于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中所述的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混合液超声分散时间为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中制得的氧化锌复合柔性膜其厚度为5-40μm。
6.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制得的锌、氧化锌纳米棒与碳纳米管复合柔性膜用细不锈钢铁丝固定悬于有机污染物中,在无需特殊光照的情况下将有机污染物降解;(50ml浓度为16g/ml的有机污染物中放入面积为2cm×2.5cm的柔性膜,所含锌、氧化锌纳米棒复合体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87:10,140min降解率达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0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