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102.1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葛卫平;陈宗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华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大量灰尘、细菌混杂在其中被人们吸入,尤其在室内,通常还伴有各种装修污染,而现代人80%-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空气净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已知的空气过滤器使用风扇来产生穿过固态过滤介质的空气流。尽管这样的过滤器是成功的,但需要相对大的风扇来克服越过过滤器的压力降,从而形成相对有噪声且消耗相对大量的能量的装置,同时不能有效地进行杀菌消毒。
许多已知的空气净化器产生水雾来截留空气中所携带的颗粒,同样,它不具备杀菌消毒的效果。
同时,现有空气净化装置一般不能自动调节空气湿度,在搭配空调长时间使用后,空气内的水分逐渐减少,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的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杀菌净化空气、同时可以自动调节空气湿度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含机箱、进风装置、滤网、空气质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负离子发生装置、加湿模块、除湿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出风装置,其中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分别设置在机箱的两侧,空气质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设置在机箱的外侧,滤网设置在进风装置上,负离子发生装置、加湿模块、除湿模块设置在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之间,控制模块分别与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空气质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加湿模块、除湿模块、负离子发生装置电气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与进风装置、出风装置、控制模块、加湿模块、除湿模块、负离子发生装置电气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空气净化装置还包含紫外线发生装置,紫外线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装置和所述出风装置之间,紫外线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气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空气净化装置还包含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装置和所述出风装置之间,臭氧发生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气相连。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滤网和负离子发生装置,可以一定程度除尘,同时,采用了紫外线和臭氧双重杀菌,更加有效地杀灭细菌;
2.由湿度感应器感应当前湿度,并通过控制模块自动调节空气中的湿度,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含机箱、进风装置、滤网、空气质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负离子发生装置、紫外线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加湿模块、除湿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出风装置,其中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分别设置在机箱的两侧,空气质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设置在机箱的外侧,滤网设置在进风装置上,紫外线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负离子发生装置、加湿模块、除湿模块设置在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之间,控制模块分别与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空气质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加湿模块、除湿模块、紫外线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负离子发生装置电气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与进风装置、出风装置、控制模块、加湿模块、除湿模块、紫外线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负离子发生装置电气相连。
工作时,控制模块接收空气质量感应器感应的空气质量系数和湿度感应器感应的空气湿度系数,如果空气质量系数不达标,则控制进风装置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经过进风装置上的滤网滤去大颗粒灰尘等杂物,再经过负离子发生装置进一步除尘,然后再通过紫外线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双重杀菌消毒,接着,控制模块根据接受到的空气湿度控制加湿模块或者除湿模块对空气进行湿度调整,最后出风装置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装置进行双重除尘,通过紫外线和臭氧双重杀菌,去除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保障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在搭配空调使用时,可以自动调节湿度,给人以舒适的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华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华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