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板辐射采暖选型、校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0723.8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刘晓华;赵康;李博;李奉献;苏炳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2 | 分类号: | F24D3/1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辐射 采暖 选型 校核 方法 | ||
1.一种地板辐射采暖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各个房间的热负荷获得各个房间需求的第一单位面积散热量;
由各个房间的所述第一单位面积热量,得到所述各个房间的向上和向下总的第一散热量;
依据所述第一散热量及辐射换热公式计算得到对应房间的地板表面需求温度;
初步选择室外机和热水发生器,所述室外机的制热能力大于所有各个房间的第一散热量的总和,所述热水发生器的名义制热量大于所述第一散热量的总和;
对于第一散热量最大的房间对应的第一类地暖管支路,对预先依据地板辐射采暖设计规程标准初步确定的地暖管布置参数的假设值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布置参数包括地暖管的管径、管间距、最低水流速、辐射板厚度、向下传热比例系数;验证地暖管的进出水温差、水泵的扬程及向下传热比例系数误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否,则调整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以使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进出水温差、水泵扬程及向下传热比例系数误差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得到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实际值;
对于第一散热量不是最大的房间对应的第二类地暖管支路,验证所述第二类地暖管支路的水阻力及向下传热比例系数误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否,则调整所述第二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以使所述水阻力及向下传热比例系数误差满足预设条件,得到所述第二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实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预先依据地板辐射采暖设计规程标准初步确定的地暖管布置参数进行验证,验证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进出水温差、水泵的扬程及向下传热比例系数误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否,则调整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的过程包括:
依据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的假设值,验证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第一进出水温差是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如果否,则调整最高进水温度,使调整后的最高进水温度对应的第二进出水温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
校核水泵的流量是否满足第一类地暖管支路和所有的第二类地暖管支路对应的流量总和,如果否,则选择扬程更大的第二水泵,以使所述第二水泵的流量满足所述流量总和;
计算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对应的向下传热比例系数,得到第一向下传热比例系数;
验证所述第一向下传热比例系数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如果否,则利用第一向下传热比例系数重新验证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进出水温差、水泵扬程及向下传热比例系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布置参数的假设值,验证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第一进出水温差是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过程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及地板热阻表,得到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所对应的进出水温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为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最高进水温度假设值;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对应的进出水温差是否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否则,降低所述第一温度预设值的数值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温度预设值,直到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温度预设值对应的第二进出水温差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核水泵的流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过程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进出水温差得到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对应的流量值;
依据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地暖管长、管径水流量,得到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总阻力值;
使第二类地暖管支路的阻力值等于所述第一类地暖管支路的总阻力值,计算得到所有地暖管支路对应的流量总和,以及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总阻力;
判断所述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总阻力对应的流量值是否大于所述水泵的流量曲线中系统总阻力对应的流量总和,若否,选择扬程更大的水泵作为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流量满足所述流量总和;
进一步,计算满足所述流量总和的水泵的最大扬程时所对应的地暖管的进出口水温差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若否,则选择扬程更大的水泵进行重新校核,得到满足第一要求的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7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