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0542.5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线材 轧机 中的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材轧机配件加工工艺,具体涉及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材轧机锥套用于支撑和固定辊环,锥套装入辊环的内孔,装配时保证辊环以轧辊轴的轴肩定位,然后通过专用液压装卸工具将锥套的锥形内孔涨紧在带有锥度的轧辊轴和辊环之间,辊环内孔与锥套外圆、锥套内锥孔与轧辊间均为过盈配合面。目前该锥套在制造工艺可操作性差,可靠性差。锥套与辊环间隙不可调整,在加工过程中机床精度、加工定位、刀具及人为因素影响大,若锥套与辊环过盈配合稍大,则会造成锥套轴向划伤且难于装拆,导致锥套精度差,易变形,不便于装配及维修,导致锥套提前报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强,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a、 选用40CrNiMoA材料进行模锻制坯或采购锻坯,然后进行锻坯检验;
b、 正火处理;
c、 粗车外圆、内孔、端面,留单边加工余量4~6mm;
d、 调质处理,油淬温度为890±10℃,回火温度为590±10℃;
e、 精切削外圆、内孔、端面,全部表面粗糙度达Ra1.6;
f、 表面淬火,硬度为53~55HRC;
g、 表面镀铬;
h、 研磨,外圆和端面粗糙度达Ra0.8,外圆径跳公差不大于0.025,锥套内孔与外周的同轴度控制为¢0.02mm;
i、 检验产品尺寸和外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稳定性能好,可靠性高,保证锥套精度,便于装配及维修,可操作性强且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强,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线材轧机中的锥套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a、 选用40CrNiMoA材料进行模锻制坯或采购锻坯,然后进行锻坯检验;
b、 正火处理;
c、 粗车外圆、内孔、端面,留单边加工余量4~6mm;
d、 调质处理,调质硬度为269-312HB,调制方法为:将工件加热至880℃ 至900℃,保温30 分钟后进行强渗3 小时,碳势0.4,然后温度降至860℃扩散10 分钟,碳势0.4 出炉,在油中淬火600 秒,其中强搅500 秒慢搅100 秒,最后取出沥油200 秒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580℃至590℃,回火时间2 小时,采用调制处理取代以往的淬火处理,可增大淬火深度及渗碳碳势,处理后工件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强,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e、 精切削外圆、内孔、端面,全部表面粗糙度达Ra1.6;
f、 表面淬火,硬度为53~55HRC;
g、 表面镀铬;
h、 研磨,外圆和端面粗糙度达Ra0.8,外圆径跳公差不大于0.025,锥套内孔与外周的同轴度控制为¢0.02mm;
i、 检验产品尺寸和外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未经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杆膨化机水蒸气捕集排放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漤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