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擦除编码和车辆协作的车载网络传输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0218.3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岚;蒲菊华;马坤;陈佳;谢彧;熊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擦除 编码 车辆 协作 车载 网络 传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面向擦除编码和车辆协作的车载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车载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
步骤1: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交换各自的摘要集和相遇概率集;
步骤2:车辆协作车载节点A的数据块分发;
步骤3:车辆协作车载节点B的数据块分发;
步骤4:车辆协作车载节点A的传输任务调度;
步骤5:车辆协作车载节点B的传输任务调度;
所述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以车车通信V2V进行数据块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擦除编码和车辆协作的车载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处理为:
步骤11:车载节点A将第一摘要集IA和第一相遇概率集GLA发送给车载节点B,所述车载节点B接收到IA和GLA后,执行步骤3;
步骤12:车载节点B将第十一摘要集IB和第十一相遇概率集GLB发送给车载节点A,所述车载节点A接收到IB和GLB后,执行步骤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擦除编码和车辆协作的车载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处理为:
步骤21:对于第一摘要集IA中的数据包的摘要信息通过车载节点A来判断第十一摘要集IB中是否存在数据包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
若存在,记第十一摘要集IB中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为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若不存在,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情况AA: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车载节点B向其传输数据包的数据块,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以及预期传输数
情况AB: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向车载节点B发送数据包的数据块,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以及预期传输数
情况AC:若则表明数据包的数据块不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进行传输;
步骤22:对于第一摘要集IA中的数据包的摘要信息通过车载节点A来判断第十一摘要集IB中是否存在数据包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
若存在,记第十一摘要集IB中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为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若不存在,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情况AA: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车载节点B向其传输数据包的数据块,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以及预期传输数
情况AB: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向车载节点B发送数据包的数据块,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以及预期传输数
情况AC:若则表明数据包的数据块不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进行传输;
步骤23:对于第一摘要集IA中的数据包的摘要信息通过车载节点A来判断第十一摘要集IB中是否存在数据包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
若存在,记第十一摘要集IB中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为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若不存在,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情况AA: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车载节点B向其传输数据包的数据块(即A接收B),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即A←B)、以及预期传输数
情况AB: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向车载节点B发送数据包的数据块(即A发送B),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即A→B)、以及预期传输数
情况AC:若则表明数据包的数据块不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进行传输;
步骤24:对于第十一摘要集IB中的数据包的摘要信息通过车载节点A来判断第一摘要集IA中是否存在数据包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
若存在,车载节点A则放弃对数据包的处理;
若不存在,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车载节点B向其传输数据包的数据块(即A接收B),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即A←B)、以及预期传输数并将数据包的标识号记录到A接收数据包集ASTB→A中,预期传输数记录到A接收预期传输数集ACB→A中;
若则表明数据包的数据块不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进行传输;
步骤25:对于第十一摘要集IB中的数据包的摘要信息通过车载节点A来判断第一摘要集IA中是否存在数据包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
若存在,车载节点A则放弃对数据包的处理;
若不存在,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车载节点B向其传输数据包的数据块(即A接收B),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即A←B)、以及预期传输数并将数据包的标识号记录到A接收数据包集ASTB→A中,预期传输数记录到A接收预期传输数集ACB→A中;
若则表明数据包的数据块不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进行传输;
步骤26:对于第十一摘要集IB中的数据包的摘要信息通过车载节点A来判断第一摘要集IA中是否存在数据包的对称数据包的摘要信息;
若存在,车载节点A则放弃对数据包的处理;
若不存在,则计算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上的预期携带数据块个数为
若则表明车载节点A需要车载节点B向其传输数据包的数据块(即A接收B),从而确定出数据包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的传输方向(即A←B)、以及预期传输数并将数据包的标识号记录到A接收数据包集ASTB→A中,预期传输数记录到A接收预期传输数集ACB→A中;
若则表明数据包的数据块不在车载节点A与车载节点B之间进行传输;
步骤27:对车载节点A中的数据块分发的所述A接收预期传输数集ACB→A、所述A发送预期传输数集ACA→B、所述A接收数据包集ASTB→A和所述A发送数据包集ASTA→B执行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2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