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单极悬浮式整流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8618.0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民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1002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极 悬浮 整流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上使用的整流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上使用的整流电路,是工业电力和直流用电设备常用的交、直流转换的重要电路。目前广泛使用的整流电路,普遍采用制作工艺是:将多只整流二极管分别焊接和压装在正、负极散热导电极板上,然后用导线连接,组成整流电路。连接导线在长期高温环境下工作极易老化,再受到震动时,导线断裂,致使整流电路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单极悬浮式整流模块,真空焊接方式固定后的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安放在底座的矩形槽中,在负极散热导电极板与底座矩形槽的槽壁之间铺设导热绝缘薄片;在整流桥电路组件与矩形槽体之间的间隙灌注散热胶。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共单极悬浮式整流模块,包括:底座、正极散热导电极板、负极散热导电极板、整流二极管、交流输入导电端子、正极输出导电端子和负极输出导电端子;所述的整流二极管为多组、每组两只,每组两只整流二极管对称夹装在正极散热导电极板和负极散热导电极板之间。所述的正极散热导电极板上端有散热翅。所述的整流二极管、交流输入导电端子、正极输出导电端子和负极输出导电端子按单相或三极相桥式整流电路方式,并用真空焊接方式固定,组成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所述的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矩形槽体,所述的真空焊接固定后的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其负极散热导电极板向下、正极散热导电极板向上,安放在底座的矩形槽中,在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与矩形槽体之间的间隙灌注散热胶。
所述的负极散热导电极板与底座矩形槽的槽壁之间铺设导热绝缘薄片。
所述的底座的两端制作耳板。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焊接好的整流桥电路组件用散热胶灌封在底座上,散热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弹性变形,使整流桥电路组件与底座之间形成悬浮式游动,提高电路组件的散热性能,并彻底避免电路组件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受外界震动,使焊接面产生应力,大大提高整流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结构紧凑,无需用紧固件连接,避免因振动紧固件松动、脱落造成整流模块失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1-1、耳板,2、导热绝缘薄片,3、负极散热导电极板,4、散热胶,5、正极散热导电极板,5-1、散热翅,6、整流二极管,7、交流输入导电端子,8、正极输出导电端子,9、负极输出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共单极悬浮式整流模块,包括:底座1、正极散热导电极板5、负极散热导电极板3、整流二极管6、交流输入导电端子7、正极输出导电端子8和负极输出导电端子9。所述的整流二极管6为多组、每组两只,每组两只整流二极管6对称夹装在正极散热导电极板5和负极散热导电极板3之间;所述的正极散热导电极板5上端有散热翅5-1,整流二极管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翅5-1散发出去。所述的整流二极管6、交流输入导电端子7、正极输出导电端子8和负极输出导电端子9按单相或三极相桥式整流电路方式,并用真空焊接方式固定,组成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所述的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安装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矩形槽体,所述的真空焊接固定后的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其负极散热导电极板3向下、正极散热导电极板5向上,安放在底座1的矩形槽中,在双电极整流桥电路组件与矩形槽体之间的间隙灌注散热胶4。散热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弹性变形,使整流桥电路组件与底座之间形成悬浮式游动,提高电路组件的散热性能,并彻底避免电路组件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受外界震动,使焊接面产生应力,大大提高整流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所述的负极散热导电极板3与底座1矩形槽的槽壁之间铺设导热绝缘薄片2。整流二极管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负极散热导电极板3,传递到负极散热导电极板3再通过导热绝缘薄片2将热量传递到底座1上,再通过底座1散发出去。散热效果好,提高共单极悬浮式整流模块使用寿命。
所述的底座1的两端制作耳板1-1,共单极悬浮式整流模块通过耳板1-1与整流模块使用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民,未经张晓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