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7427.2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凯;刘赵卫;王蓉;王海滨;王文学;王受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 | 分类号: | B22D11/0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连铸机结晶器调宽有两种结构,一种为机械调宽结构;另一种为液压调宽结构。现行机械调宽机构,采用的方式是电机尾部安装编码器,电机依据编码器读数进行调宽,实践证明存在明显缺陷:电机和窄面铜板之间存在多个环节的间隙,这种间隙是制造、装配、磨损造成的,无法避免,因此电机在调宽过程中铜板实际位置与理论计算存在较大误差;并且,在浇钢过程中,这种结构也无法检测跑锥程度。而现行液压调宽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当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出现故障时,液压调宽无法实现闭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短时间内停浇,无法实现多炉连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依据位移传感器读数进行精确调宽,位移传感器磁环安装在螺杆上,螺杆通过耳环直接与窄面铜板装配连接,避免了由于电机与耳环之间各环节(如蜗轮蜗杆之间、螺杆螺母之间、调宽装置和框架之间)的间隙而引起的误差,调宽精度较高;同时,本发明中蜗轮与蜗杆、蜗轮与螺杆之间的连接都具有自锁性,即便在开环控制状态下,也能保障锥度在安全生产的范围内,实现多炉、长时间连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包含上下两套结构相同且能相互独立工作的上下部件,相同的上下部件均包括蜗杆1,蜗杆1与蜗轮2相啮合,蜗轮2 配套在轴承3内,轴承3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与导向筒5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成一体;蜗轮2内圆螺纹与螺杆7相啮合,螺杆7的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磁环8连接,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一端穿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插入到螺杆7的孔内,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端盖10上;螺杆7的另一端与耳环11连接,耳环11通过耳轴与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连接,上下部件与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连接,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成一体。
所述蜗杆1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所述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所述蜗杆1和蜗轮2安装在结晶器左框架与左铜板装配之间,或安装在结晶器右框架与右铜板装配之间。
本发明特点是:
1、测量精度高。螺杆7通过耳环11直接连接到窄面铜板装配上,避免了由于电机与耳环之间各环节(如蜗轮蜗杆之间、螺杆螺母之间、调宽装置和框架之间)的间隙而引起的误差,通过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窄面铜板位置的变化,调宽精度较高。
2、蜗杆1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使其性能可靠,在事故状态下实现能多炉长时间浇注。
3、蜗杆1和蜗轮2装在结晶器左框架(或右框架)与左铜板装配(或右铜板装配)之间,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调宽装置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调宽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包含上下两套结构相同且能相互独立工作的上下部件,相同的上下部件均包括蜗杆1,蜗杆1与蜗轮2相啮合,蜗轮2配置在轴承3内,轴承3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与导向筒5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成一体;蜗轮2的内圆螺纹与螺杆7相啮合,螺杆7的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磁环8连接,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一端穿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插入到螺杆7的孔内,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端盖10上;螺杆7的另一端与耳环11连接,耳环11通过耳轴与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连接,上下部件与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连接,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成一体。
所述蜗杆1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所述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所述蜗杆1和蜗轮2安装在结晶器左框架与左铜板装配之间,或安装在结晶器右框架与右铜板装配之间。
所述螺杆7通过耳环11直接连接到窄面铜板装配上,通过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窄面铜板位置的变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上下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分别驱动上下部件的蜗杆1转动,蜗杆1驱动蜗轮2转动,蜗轮2内圆螺纹驱动螺杆7向前或向后移动;螺杆7带着位移传感器磁环8向前或向后移动,同时螺杆7带着耳环11向前或向后移动,耳环11驱动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或向后移动;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固定不动,通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向前或向后移动,精确测量螺杆7的位置,从而精确测量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的位置。
图中:1-蜗杆;2-蜗轮;3-轴承;4-壳体;5-导向筒;6-第一螺栓;7-螺杆;8-位移传感器磁环;9-位移传感器测量杆;10-端 盖;11-耳环;12-第一半压块;13-第二半压块;14-第二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