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7124.0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辉;许小金;戈祥林;陶暑生;冯龙;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不规则 钢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钢结构施工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全国各地城市面貌发生剧烈变化,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今,结合现代大众的建筑审美理想,建筑设计者匠心独运,冲破了以往的思想束缚,设计建造了一批造型新颖独特、风格日益多样化的建筑,反映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特别是曲面建筑的造型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许多国内外建筑造型中。在这些建筑物中,使用到大量的异形不规则钢结构,而这些异形不规则钢结构以往只是作为建筑造型中的个别单体,现在已经大范围的应用到整个建筑造型中,由于不规则钢结构的构件重量大、造型复杂,受运输能力及安装吊车的限制,造成构件的工厂制作以及吊装施工难度大,无法采用常规的吊装方法进行安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设计图纸将异形不规则钢结构分段划分为两个弧形纵梁以及连接于两弧形纵梁之间的组合梁;
2)钢板放样、切割、组装,加工得到所述组合梁与弧形纵梁;
3)先分别将两弧形纵梁吊装到位,并在两弧形纵梁下方设置临时支撑柱;
4)再将组合梁吊装至两弧形纵梁之间,将组合梁与两弧形纵梁焊接固定;
5)将所述临时支撑柱卸载,完成异形不规则钢结构的安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临时支撑柱卸载后,进一步在所述异形不规则钢结构下方设置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过千斤顶将所述临时支撑柱卸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组合梁吊装到位后,在组合梁下方设置临时支撑柱。
本发明的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施工方法合理可行,便于操作,成功的解决了复杂异形钢结构加工与吊装的难题。采用“分片吊装,空中组合”的吊装方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减少的机械操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异形不规则钢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吊装安装弧形纵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吊装安装组合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异形不规则钢结构安装完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配合参看图1所示,本发明的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施工方法的步骤如下:
S1结合图2所示,通过使用高精度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利用BIM和AutoCAD等软件进行建模,采用科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按设计图纸将异形不规则钢结构10分段划分为两个弧形纵梁101以及连接于两弧形纵梁101之间的组合梁102;较好的解决了复杂异形不规则钢结构测量放线工作计算量大、施测精度要求高的难题,同时还解决了倾斜轴线控制的难题,对复杂异形不规则钢结构的测量放线技术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S2钢板放样、切割、组装,加工得到所述组合梁102与弧形纵梁101;钢板下料的放样主要采用计算机编程放样,通过全自动数控切割下料,少部分零件采用剪板机下料,确保不同模块放样尺寸的正确性,克服了人工放样所产生的误差。
S3结合图3所示,先分别将两弧形纵梁101吊装到位,并在两弧形纵梁101弧形顶端的下方设置临时支撑柱20;在临时支撑柱20的顶端设置有千斤顶201。
S4结合图4所示,再将组合梁102吊装至两弧形纵梁101之间,组合梁102吊装到位后,在组合梁102下方也设置临时支撑柱20,将组合梁102与两弧形纵梁101焊接固定。
S5结合图5所示,将所述临时支撑柱20通过千斤顶201卸载,完成异形不规则钢结构10的安装。临时支撑柱20卸载完成后,进一步在所述异形不规则钢结构10的下方设置满堂脚手架30作为支撑。
南宁规划展示馆是由七个弧形钢柱结构组成的不规则曲线的喇叭花状钢结构屋面,在屋面的施工过程中运用到了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以下结合南宁规划展示馆的施工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南宁规划展示馆的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位移铆栓及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卤制鸭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