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57085.4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B32B15/01;B32B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个电池模组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和全球由于传统汽车排放污染的影响加剧,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越来越被广泛的重视,电能就是其中之一。电池模组作为最常用的储蓄电能重要的载体被运用在方方面面上。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和安全的考虑,单体电芯容量不能做的太大,将很多个小容量的电芯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组合一个大容量的电池模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但是连接电芯传统的方法是用较薄的金属片,将几个和几十个电池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组成一个小模组。由于此方法在连接少和小容量电池模组是可行的,但对大容量储供能电池,会由于金属板材截面积不足无法提供大电流放电和由于连接片的发热引发安全事故。而如若采用较厚的金属板材,由于焊接工艺的限制,实现起来很困难且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其目的:承载大电流,并能将电芯有效的固定连接为电池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第一金属板设有多个透孔,第二金属板设有多个与透孔相对应的异形透孔;
所述的透孔和异形透孔相应对正后,将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
异形透孔与电芯电连接。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镀有防氧化层。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的材料采用T2紫铜,第二金属板的材料采用镍板。
为了进一步优化所选的材质,所述的T2紫铜的规格是M软态,所述的镍板的规格是1/2H半硬。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第二金属板的厚度小于等于0.2mm。
优选的,第二金属板在80-90℃的条件下经过超声波清洗20-40分钟。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设有第一散热孔,第二金属板设有与第一散热孔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透孔为方形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透孔为U形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异形透孔为工形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异形透孔为E形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固定连接为一块双层复合板材;将传统沿用的单块金属板材的连接件改为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相复合的双层金属板材的连接件,第二金属板的异形透孔与电芯焊接固定,将多个电芯连接成电池模组,第一金属的透孔给异形透孔与电芯的焊接留出了可用空间,该连接件可根据不同大小的电芯和瞬间放电倍率的大小来调节第一金属板的厚度,使电池模组的总容量和单体电芯的容量不受限制以及瞬间放电倍率不受连接材料的限制;结构简单实用,运用现有的成熟工艺加工,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机械自动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与电芯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一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4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一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二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件的第二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第一金属板 11.第一散热孔 12.方形孔 13.U形孔 2.第二金属板 21.第二散热孔 22.工形孔 23.E形孔 3.电池模组31.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包含活性剂的压敏粘合剂制品的方法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