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前导向套可旋转的手动铰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5259.3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培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利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5/00 | 分类号: | B23D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旋转 手动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多缸机机体的加工工具,具体的涉及一种带前导向套可旋转的手动铰刀。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的多缸机机体加工过程中,因刀具更换不及时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刀具的磨损,这样就导致曲轴孔或凸轮轴孔位置尺寸符合而孔径尺寸偏小的现象,为了节约成本,对于这类孔可采用专用铰刀手工铰削的方式使不合格孔尺寸达到图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省力且刀具能方便拆卸修磨和更换的对多缸发动机机体曲轴孔和凸轮轴孔进行手工修配的手动铰刀。
本发明实现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前导向套可旋转的手动铰刀,包括手动轴和设于手动轴一端的铰刀本体,还包括设于手动轴另一端的导向组件,所述铰刀本体通过平键和螺母与手动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设于导向套内的轴承、用于固定轴承的挡圈,所述轴承通过螺栓和垫片与手动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整体手动铰刀来看,结构合理,易加工,操作更容易,能满足使用要求,经济效益更好,且铰刀本体能方便拆卸修磨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螺栓,2、垫片,3、轴承,4、挡圈,5、导向套,6、手动轴,7、铰刀本体,8、螺母,9、平键,10、第一曲轴孔,11、第二曲轴孔。
为了使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手动轴6和设于手动轴6一端的铰刀本体7,还包括设于手动轴6另一端的导向组件,所述铰刀本体7通过平键9和螺母8与手动轴6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5、设于导向套5内的轴承3、用于固定轴承3的挡圈4,所述轴承3通过螺栓1和垫片2与手动轴3连接。
为了保证位置尺寸的正确性,铰刀前端带有导向套5,导向套5前端用15度倒角以保证导向套5顺利进入导向孔中;导向套5内安装有轴承3,轴承3用螺栓1装在手动轴6前端,从而使前端导向套5不随着手动轴6转动而转动,减少了导向套5与工件孔的相互磨擦,使操作过程中达到省力作用;铰刀本体7套在手动轴6上并用螺母8并紧,其中铰刀本体7使用平键9来传动扭矩;铰刀本体7与手动轴6配合采用过渡配合,保证铰后的孔系符合尺寸要求,同时保证铰刀本体7可拆卸。导向套5尺寸和导向套5与铰刀本体7的间距要保证铰刀本体7在开始铰第一个曲轴孔10,导向套5必需放入第二个曲轴孔11内,在铰刀本体7离开第一个曲轴孔10时导向套5也离开第二个曲轴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利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利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修边设备
- 下一篇:用于同步带轮钻孔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