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4316.6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苏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维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7/14;A61K35/02;A61K33/26;A61K35/64;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5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斑秃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斑秃俗称“鬼剃头”,在短时间内,头发不明原因的大量脱落,形成边界整齐大小不等的脱发斑。患者经常不自知,在理发时或者被别人发现。斑秃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除了脱发,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但在脱发之前,通常都有精神过度紧张或者劳累的情况。斑秃可以发生在儿童到成年的任何时期。一般为一块硬币大小或更大的圆形的脱发斑。在少数情况下,可以发展至整个头皮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全部脱落。在疾病的活动期,轻拉头发斑边缘的头发,能感觉其非常松动,很容易将其拉出,并能看到毛囊部位的萎缩变细。
斑秃发病大多没有任何预兆,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斑秃脱发前,头皮局部有异常的感觉,如灼热、刺痛、压迫感、麻木感、蚁走感、瘙痒感。
斑秃最大的烦恼就是使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好多,造成个人不良形象,给生活、工作、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斑秃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其它疾病,如遗传过敏性疾病、眼病、甲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目前,治疗斑秃疾病,通常采用生姜涂抹、服用生发产品以及西药品等方式治疗。这样的方法对治疗斑秃疾病意义一般,常弊大于利,且会引起众多严重副作用,损伤患者身体却未伤及斑秃疾病本质,斑秃疾病久治不愈使得患者心理压力增大。这些方法治疗斑秃一般疗程长,治愈后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可以有效治愈斑秃,且用药少,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第一疗程:代赭石20-30份、龙骨20-30份,旋覆花8-12份、半夏8-12份、赤芍8-12份、当归8-12份、川芎8-12份、红花8-12份,合欢皮15-20克,加水煎服。
第二疗程:代赭石20-30份、龙骨20-30份,旋覆花8-12份、半夏8-12份、赤芍8-12份、当归8-12份、川芎8-12份、红花8-12份,合欢皮15-20克,鹿角片15-20份,桑螵蛸10-15份、补骨脂10-15份,加水煎服。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第一疗程:代赭石25份、龙骨25份,旋覆花10份、半夏10份赤芍10份、当归10份、川芎10份、红花10份,合欢皮15克,加水煎服。
第二疗程:代赭石25份、龙骨25份,旋覆花10份、半夏10份、赤芍10份、当归10份、川芎10份、红花10份,合欢皮15克,鹿角片15份,桑螵蛸12份、补骨脂12份,加水煎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药物按照组分配置好后,可以按照常规方法煎制成汤药服用。一天一剂,一日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经过临床应用,一般患者用药15天左右见效,治疗后脱发部位开始生长毛发,用药2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即可全部长出,有明显效果或康复,且康复后不易复发。
病例一:苏某,女,48岁,2012年5月就诊,头部3片面积约4平方厘米的脱发,经检查确诊为斑秃。服用本发明药物汤剂,一天一剂,一日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开始生长毛发,2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全部长出毛发,截止到目前未复发。
病例二:尉某,男,30,2012年11月就诊,头部多片面积约2平方厘米的脱发,经检查确诊为斑秃。服用本发明药物汤剂,一天一剂,一日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开始生长毛发,2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全部长出毛发,截止到目前未复发。
病例三:周某,男,36岁,2012年3月就诊时头部多片面积约2平方厘米的脱发,经检查确诊为斑秃。服用本发明药物汤剂,一天一剂,一日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开始生长毛发,2个疗程后脱发部位全部长出毛发,截止到目前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维民,未经苏维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控温方法、控制器及冰箱
- 下一篇:冰箱底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