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的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3702.3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鲁宝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宝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2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鱼类 白头 白嘴病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国公元前11世纪殷末时就有池塘养鱼的记录。公元前5世纪的《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著作。汉代养鲤已十分普遍。唐代由单养鲤发展成草鱼、青鱼、鲢、鳙等多种鱼类混养,是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突破。至宋代,各地从长江中张捕上述4种鱼苗进行饲养已相当发达,并已认识到这些鱼类不能在池塘自然繁殖。明代出现了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和轮捕轮放等先进养鱼技术的萌芽,并对鱼池建造、放养的密度和鱼种搭配、投饵、施肥、鱼病治疗等均有较详细记载。明代中叶(15、16世纪)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在鱼塘堤上栽种桑树、果树等,将养鱼和养蚕、农作物种植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经营。1949年以来,池塘养鱼逐步向养鱼发达的长江、珠江三角洲以外地区发展。1958年后,中国研究成功鲢、鳙、草鱼、青鱼、鲮、团头鲂等主要养殖鱼类的全人工繁殖技术,改变了长期依靠张捕天然鱼苗供不应求的局面。使中国池塘养鱼现无论在总产量、养殖面积或集中连片鱼池平均单产方面均居世界首位。此外,先进养鱼经验的普及、配合饵料的研制和推广,尤其是主要鱼病的防治,也促进了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鱼类的白头白嘴病是由粘细菌侵染而引起。最常发病与鱼苗阶段,病鱼从吻端到眼球的一段皮肤失去正常颜色,变成乳白色,在池边水面观察游动的病鱼,可见白头白嘴的症状。病鱼唇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的皮肤溃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病鱼体瘦,色较黑,有气无力地浮游在下风近岸水面,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鱼苗大批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现有技术中,对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化学药品,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副作用大、成本较高,污染环境,不适宜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菖蒲、艾草和食盐,其组分量为:菖蒲1-2份、艾草2-3份、食盐1-2份。
优选组分量为:菖蒲1.5份、艾草2.5份、食盐1.5份。
使用的具体步骤:
(1)称取菖蒲、艾草,混合均匀后,加入8倍重量的水,煎煮成汁;
(2)取煎煮汁液与预配制好的食盐溶液混合后全池泼洒,每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三天即可治愈。
步骤(1)中每亩池塘称取菖蒲1.5千克、艾草2.5千克。
步骤(2)中的食盐溶液按每亩池塘1.5千克食盐溶制而成。
菖蒲:性温,味辛、苦;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艾草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食盐: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不仅是调味品,而且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性味咸寒,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合物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痊愈快;药物便宜,治疗成本低;不会对水体及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使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的组合物,包括菖蒲、艾草和食盐。
使用过程:当发现鱼塘内饲养的鱼苗出现白头白嘴病时,面积为一亩的池塘,称取菖蒲1.5千克、艾草2.5千克,混合均匀后,加入8倍重量的水,煎煮成汁;取煎煮汁液与1.5千克食盐溶制而成的食盐溶液混合后全池泼洒,每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三天即可治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宝典,未经鲁宝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