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醋酸、凡士林为主要成分的皮肤病靶向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3452.3 | 申请日: | 2013-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雪峰 |
主分类号: | A61K31/19 | 分类号: | A61K31/19;A61K47/44;A61P17/00;A61P17/10;A61P35/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5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醋酸 凡士林 主要成分 皮肤病 靶向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组合物,所述药品组合物均是常用药品,只要使用方法正确,药品安全可靠。
背景技术
本药品解决了皮肤病治疗过程中的反复发作问题,它除了具有广谱性以外还有更重要的根治性,一旦治愈永不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组合物,所述药品组合物均是常用药品,只要使用方法正确,药品安全可靠。
本药品的独占性表现在:
1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皮肤病的认识,皮肤病就是因异物进入皮肤,导致细胞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而引发的普通炎症,吃打消炎药都管事,但因异物未取出,停药就反复,本药品从根本上解决了皮肤病反复发作的问题,在你用这种药品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你能清晰的看到皮肤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实现了对皮肤病的根治,因为皮肤具有渗透和吸收功能,农药洒在皮肤上,可以很快就发病,或致人死亡,皮肤病就是相对活泼的化学异物进入皮肤后引发的一种普通炎症或表象,同样的异物进入人的部位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深浅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同,化学的性质不同表现的形式更不同,利用醋酸的腐蚀性把异物取出,一旦治愈 永不复发。
本药品的实用性表现在:
1所述药品组合物均是常用药品,只要使用方法正确,药品安全可靠。2利用适当浓度醋酸对正常细胞渗透性差,对病变细胞的渗透性强的特点。利用醋酸的挥发性,可以达到对病变细胞的靶向用药。用涂抹凡士林的厚度的方法控制反应时间,利用醋酸的腐蚀性,把进入皮肤的异物和病变的细胞取出,实现根治皮肤病的目的。
本药品的特征性表现在:
在使用的时候,先涂抹醋酸后涂抹凡士林。在所有的文献和方法中,都没有这样的治疗方法。
实施方案
关键词:
皮肤病:所有和正常皮肤表象不一样的皮肤现象都是皮肤病。
本文所指的皮肤病是指盘疮、痤疮、癣、瘊子、痦子、脚气、白斑病、脚垫、鸡眼、部分癌症等皮肤表象。
对于由于遗传基因引起的白化病,由注射或饮食过敏引起的紫癜病、硬皮病等不在本文所说的皮肤病之内。
皮肤病的治疗原理是:
利用适当浓度醋酸对正常细胞渗透性差,对病变细胞的渗透性强的特点。
同时利用醋酸的挥发性,可以达到对病变细胞的靶向用药。
用涂抹凡士林的厚度的方法控制反应时间,利用醋酸的腐蚀性为手 段,把进入皮肤的异物和病变的细胞取出,实现根治皮肤病的目的。风险分析:
一医用凡士林:作为一种外用涂抹的药品,它的安全性,人们已经使用了多年,它是可靠的,我们也没有什么担心的必要,它接触醋酸后的化学反应,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因为醋酸肤轻松软膏,我们已经用了多年。
二醋酸:
如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631.htm
【给药说明】
1.治疗甲癣,病甲清洁后以刀片将病甲削薄后用药,注意不要接触甲沟,指甲邻近皮肤可涂一薄层凡士林作保护。
2.面部癣病勿用该品治疗。
3.高浓度冰醋酸有腐蚀作用,除甲癣外,勿作其他癣病治疗。
4.治疗鸡眼和疣,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15~30分钟,邻近正常皮肤以凡士林涂抹保护,然后以药品滴上。
5【用法与用量】
1.甲癣:以浸有30%冰醋酸溶液的棉花球放在病甲上,每日1次,1次10~15分钟,直至病甲去除,继续治疗2周。
2.手足癣:用10%冰醋酸溶液浸手足,每日1次,1次10分钟,连续10日,如未痊愈,隔1周可重复1次。
3.花斑癣:用5%冰醋酸溶液外涂,每日2次。
4.体癣:用5%~10%冰醋酸溶液外擦,每日2次。
5.鸡眼和疣:用30%冰醋酸溶液滴患处,每日1次。
6.灌洗创面:用0.5%~2%溶液。
【不良反应】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以30%的冰醋酸溶液治疗甲癣可引起化学性甲沟炎。也有刺痛或烧灼感。
【禁忌证】过敏和中耳炎穿孔者禁用。[2]
毒性:属低毒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雪峰,未经张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