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多声道三维音频的编解码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1242.0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敏;董石;王樱;王晓晨;涂卫平;杨玉红;高戈;吕亚平;杨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多声道 三维 音频 解码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面向多声道三维音频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步骤:
步骤1-1,将N声道的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
步骤1-2,将各声道的频域信号均划分为M个子带;
步骤1-3,获取各子带能量,并依次将相邻的三个声道对应的子带能量组合成第一类声道单元,若剩余相邻声道不足三个,则将剩余相邻声道对应的子带能量组合成第二类声道单元,各声道单元之间无共用声道,所述的声道单元包括第一类声道单元和第二类声道单元;
步骤1-4,采用3D-M/S编码系统对各第一类声道单元分别进行编码,采用传统M/S编码模式或独立声道编码模式对各第二类声道单元分别进行编码,量化编码结果并生成各声道单元对应的变换矩阵索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声道三维音频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4中所述的采用3D-M/S编码系统对各第一类声道单元分别进行编码,进一步包括子步骤:
1-4a获取第一类声道单元与3D-M/S编码系统的变换矩阵M4的和矢量V4的内积<V0,V4>,判断内积<V0,V4>与给定的能量阈值Thrv的大小,若内积<V0,V4>不小于给定的能量阈值Thrv,则采用变换矩阵M4对第一类声道单元V0进行编码;否则,执行步骤1-4b;
1-4b根据第一类声道单元中各子带能量的相近情况构建声道单元V0i,选择对应的3D-M/S编码系统的变换矩阵Mi的和矢量Vi,并获取声道单元V0i与和矢量Vi的内积<V0i,Vi>,判断内积<V0i,Vi>与给定的能量阈值Thrv的大小,若内积<V0i,Vi>不小于给定的能量阈值Thrv,则采用变换矩阵Mi对第一类声道单元V0进行编码;否则,执行步骤1-4c;其中,当第一类声道单元中子带能量与子带能量为最相近的子带能量时,则i=1,当第一类声道单元中子带能量与子带能量为最相近的子带能量时,则i=2,当第一类声道单元中子带能量与子带能量为最相近的子带能量时,则i=3,
1-4c采用3D-M/S编码系统的变换矩阵M0对第一类声道单元V0进行编码;
所述的变换矩阵M0,、M1、M2、M3、M4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12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打孔器的菜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桥轮毂安装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