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迈步式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466.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进;刘伟;王生全;胡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迈步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迈步式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综采工作面上下两端头多采用迈步式钢梁进行支护,以支撑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减小顶板的下沉量。该迈步式钢梁多采用7米矿用11#工字钢。在使用过程中,该迈步式钢梁成对使用。随着综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该组迈步式钢梁就需要向前推进,一般综采工作面每向前推进1.6米,该组迈步式钢梁就需要移动一次。
现有迈步式钢梁的移动方式多采用人工窜移的方法进行,在窜移过程中,因钢梁较重需至少4人采用肩扛的方式协同作业,费时、费力且存在钢梁掉落伤人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迈步式支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窜移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迈步式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单体、第二支护单体、迈步驱动装置和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护单体包括:第一顶梁、支撑所述第一顶梁的至少两个能伸缩的第一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梁上的用于在所述第二支护单体的所有第二支柱缩短时托住所述第二支护单体的第二顶梁的至少两个第一托架;
所述第二支护单体包括:所述第二顶梁、支撑所述第二顶梁的至少两个能伸缩的所述第二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梁上的用于在所述第一支护单体的所有第一支柱缩短时托住所述第一支护单体的第一顶梁的至少两个第二托架;
所述迈步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梁上,所述迈步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的驱动方向沿所述第一顶梁的轴线方向;
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迈步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梁连接。
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迈步式支护装置可实现迈步移动的自动化,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迈步式支护装置的迈步效率,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迈步式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迈步式支护装置中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为L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迈步式支护装置的迈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迈步式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迈步式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单体1、第二支护单体2、迈步驱动装置3和连接组件4。其中,所述第一支护单体1包括:第一顶梁11、支撑所述第一顶梁11的至少两个能伸缩的第一支柱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梁11上的用于在所述第二支护单体2的所有第二支柱22缩短时托住所述第二支护单体2的第二顶梁21的至少两个第一托架13。所述第二支护单体2包括:所述第二顶梁21、支撑所述第二顶梁21的至少两个能伸缩的所述第二支柱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梁22上的用于在所述第一支护单体1的所有第一支柱12缩短时托住所述第一支护单体1的第一顶梁11的至少两个第二托架23。所述迈步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梁11上,所述迈步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的驱动方向沿所述第一顶梁的轴线方向。所述连接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迈步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梁21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迈步式支护装置可实现迈步移动的自动化,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迈步式支护装置的迈步效率,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迈步驱动装置3包括:液压油缸301,滑块302以及滑轨303。其中,所述液压油缸30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护单体1的第一顶梁11上。所述滑轨30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护单体1的第一顶梁11上,所述滑轨30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顶梁11的轴线平行。所述滑块302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30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块302在所述液压油缸301的驱动下沿所述滑轨303移动,移动方向同图2中所示的方向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