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底坑折叠式护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121.2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戴跃根;张昱晨;吴富华;王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张相午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底坑 折叠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底坑折叠式护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底坑是用于安装缓冲器和导轨底座等部件,这样既可以保障下坑操作这些部件的人员安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随着城市的规模在急剧膨胀,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地价高涨的今天,如何减少电梯占用的建筑面积、如何降低电梯底坑深度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话题。
现有的缓冲器和导轨底座等部件的体积均比较庞大,这样便很难在井道底坑很浅的电梯中使用,尤其是在井道底坑小于等于400mm的电梯中难于得到应用。
故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梯轿厢护脚板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浅底坑折叠式护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浅底坑折叠式护脚装置,包括轿厢体、两条支撑杆、护脚板和两个U形杆,所述护脚板由横向脚板和纵向脚板组成,纵向脚板一端与轿厢的地坎托架相固定连接,纵向脚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横向脚板相铰接,所述横向脚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大凸台和两个小凸台,大凸台均位于小凸台的左边;所述轿厢体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导向滑槽,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与导向滑槽相匹配的滑头,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大凸台相铰接;支撑杆通过连杆与U形杆相连接,所述U形杆一端与小凸台相铰接,所述U形杆另一端连接有脚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浅底坑折叠式护脚装置,包括轿厢体、两条支撑杆、护脚板和两个U形杆,所述护脚板由横向脚板和纵向脚板组成,纵向脚板一端与轿厢的地坎托架相固定连接,纵向脚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横向脚板相铰接,所述横向脚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大凸台和两个小凸台,大凸台均位于小凸台的左边;所述轿厢体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导向滑槽,支撑杆一端设置有与导向滑槽相匹配的滑头,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大凸台相铰接;支撑杆通过连杆与U形杆相连接,所述U形杆一端与小凸台相铰接,所述U形杆另一端连接有脚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体; 2、导向滑槽; 3、支撑杆; 4、护脚板; 4-1、横向脚板;
4-2、纵向脚板; 5、U形杆; 6、脚轮; 7、铰链; 8、大凸台;
9、小凸台; 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浅底坑折叠式护脚装置,包括轿厢体1、两条支撑杆3、护脚板4和两个U形杆5,所述护脚板4由横向脚板4-1和纵向脚板4-2组成,纵向脚板4-2一端与轿厢1的地坎托架相固定连接,纵向脚板4-2另一端通过铰链7与横向脚板4-1相铰接,所述横向脚板4-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大凸台8和两个小凸台9,大凸台8均位于小凸台9的左边;所述轿厢体1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条导向滑槽2,支撑杆3一端设置有与导向滑槽2相匹配的滑头,所述支撑杆3另一端与大凸台8相铰接;支撑杆3通过连杆10与U形杆5相连接,所述U形杆5一端与小凸台9相铰接,所述U形杆5另一端连接有脚轮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在轿厢体1下降过程中,脚轮6接触到地坪表面时,脚轮6受到地坪表面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脚轮6向右移动,同时带动横向脚板4-1向右移动,直至横向脚板4-1和纵向脚板4-2成90度直角时,轿厢体1下降过程结束。
在轿厢体1上升过程中,轿厢体1牵引着横向脚板4-1向左移动,此时的脚轮6也跟着向左移动,直至脚轮6离开地坪表面时,该折叠式护脚装置全部展开。由此往复循环。
本发明能够在井道底坑小于等于400mm的电梯中得到应用,这样既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条例》之规定,又能起到电梯轿厢护脚下板之功能。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解生物亲和性水处理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含湿原料锁风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