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出入口分设提栅移车式大型自动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8583.2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官昕;官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官昕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入口 分设 提栅移车式 大型 自动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尤其涉及一种多出入口分设提栅移车式大型自动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这对城市的交通和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停车难问题将时刻伴随着我们。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进入汽车大国,再加上现在寸土寸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向空间发展。这样在大中城市和车辆集中区域如大型小区、宾馆酒店、医院等建立大型自动立体车库就十分必要。这样即可以节省稀缺的土地资源、又可以避免机动车占道影响交通、同时还节能环保。
大型车库关键是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1、方便;2、停车出车时间短;3、设计工艺简单;4、设备运行稳定安全;5、造价相对低廉;6、土地利用率高等。
现在的一些立体车库停车时对驾驶者的技术高求较高,停车位置不准确会影响设备运行,影响存取车时间。有些立体车库出入口共用,当集中存取时、时间会很长。有些立体车库设计复杂,容易出现故障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出入口分设提栅移车式大型自动立体车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取车效率低、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升降井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口停车栅台和出口停车栅台,入口停车栅台和出口停车栅台的上方设有至少一层停车间;升降井在入口停车栅台和出口停车栅台之间设有升降室,升降室的高度与顶层停车间的高度相匹配;升降井内设有升降机,升降机依次通过升降牵引链和导轮连接载车移动装置;升降机连接中央控制器。
所述的停车栅台为,底座上设置支撑栅,底座和支撑栅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的支撑栅的结构为,中间为通梁,通梁的两侧分别并列连接至少2个支撑梁,每侧的支撑梁相互之间间隔有空隙。
所述的支撑梁为圆形或方形管。
所述的升降井的两侧均设有至少2层停车间;同一纵列的停车间的下方均分别设有出口和入口。
所述的载车移动装置为,本体上设有液压升降机,本体的下方设置自动牵引轮,本体的底部设有提车栅,提车栅为中空,两边由多个并行排列的的支撑管构成,每个支撑管的宽度与支撑梁间的空隙相匹配。
所述的升降井的下方设有轨道,轨道与自动牵引轮相配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是并列设计多个出入口,可根据需要确定出入口数量,出入库井然有序。
2、在每个出入口内设有固定的停车栅台,驾驶者只要将车驶入停车栅台即可,不需要驶入准确的位置,车的轴距和车宽多少都不影响正常停车,容错空间大。
3、出入口分开设计,出入库快捷方便。
4、每个出入口中间设有升降机,如果停车层少,几个出入口间可以共用一个升降机,节省时间。
5、设有带提车栅的载车移动装置,负责将车在升降室与停车间移动车辆,不带载车板,减少升降机运动次数,节能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停车栅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停车栅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载车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载车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载车移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轨道,2、提车栅,3、自动牵引轮,4、载车移动装置,5、升降井,6、液压升降机,7、停车栅台,8、中央控制器,9、升降机,10、升降牵引链,11、导轮,12、升降室,13、停车间,14、入口,15、出口;701、底座,702、支撑栅。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升降井5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口停车栅台7和出口停车栅台,入口停车栅台和出口停车栅台的上方设有至少一层停车间13;升降井在入口停车栅台和出口停车栅台之间设有升降室12,升降室的高度与顶层停车间的高度相匹配;升降井内设有升降机9,升降机9依次通过升降牵引链10和导轮11连接载车移动装置4;升降机连接中央控制器8。
所述的停车栅台为,底座701上设置支撑栅702,底座和支撑栅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的支撑栅的结构为,中间为通梁,通梁的两侧分别并列连接至少2个支撑梁,每侧的支撑梁相互之间间隔有空隙;所述的支撑梁为圆形或方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官昕,未经官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开关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一致性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