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8425.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C22F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铝合金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导热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炉料投入熔炼炉中进行加热熔炼,待炉料熔化后,撒上3/5量的覆盖剂覆盖,当合金熔液升温至740-760℃时,用炉料重量0.2-0.3%的Na2SiF6和0.5-0.8%的C2Cl6进行精炼,入炉静置10-15min,降温至715-735℃时,将块状变质剂压入炉中央底部,进行变质处理,变质反应1-3min后,撒上剩余的2/5的覆盖剂,静置10-15min后即可进行浇铸,浇铸前确保熔液中各合金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Fe 0.8-1.2、Si 0.5-0.7、Mg 0.5-1、Mn 0.8-1.2、Cu 0.4-0.8、Zn 0.3-0.6、 Mo 0.2-0.4、Li 0.08-0.14、Cr 0.05-0.08、Sb 0.04-0.06、Bi 0.03-0.04、Ti 0.02-0.03、B 0.01-0.02、RE 0.06-0.12,余量为Al;
(2)将熔液连续浇铸成铸锭,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即铸锭先以40-60℃/h升温至120-150℃,保温2-4h,再以70-90℃/h升温至260-280℃,保温3-6h,再以120-140℃/h升温至520-550℃,保温10-15h,然后以40-50℃/h降温至430-460℃,保温3-4h,再以60-80℃/h降温至280-320℃/h,保温5-6h,最后以50-60℃/h降温至150-180℃,保温4-7h,出炉空冷至室温;均匀化退火后,将铸锭加热至480-500℃,用挤压机挤压成型,挤压速率为6-9m/min;
(3)将铝合金型材先以130-150℃/h升温至300-350℃,保温2-3h,再以80-100℃/h升温至510-530℃,保温0.5-1h,然后以180-220℃/h降温至260-280℃,保温1-2h,再以70-90℃/h降温至140-160℃,保温3-5h,然后放入0-5℃冰盐水中降至50℃以下;将从盐水中取出的铝合金型材先以80-90℃/h升温至205-225℃,保温2-3h,再以50-60℃/h降温至100-120℃,保温8-12h,再以40-50℃升温至200-220℃,保温3-6h,随炉空冷至室温;
(4)时效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经过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等工序后即得高导热铝合金型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碳酸钠10-15、氯化钾5-10、玻璃粉8-12、刚玉粉5-10、萤石粉5-10、椰壳炭粉4-6、氮化铝3-5、镁砂粉6-9、莫来石粉8-12、凹凸棒土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块状变质剂的质量百分比成分为:Ce 4-7、Gd 3-5、Lu 2-3、Ti 3-4、Bi 4-6、Sb 5-8、B 1.5-2.5、余量为Al;其由混合稀土金属锭、AlTiB中间合金、AlBiSb中间合金和纯铝锭经熔炼、精炼、除气除渣、搅拌均匀后,浇铸成块状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4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