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组件清扫用的附着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8286.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笑梅;吴为民;李凤婷;龚松柏;李义岩;郑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冰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清扫 附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或附着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光伏组件清扫时使用,将机架与光伏组件牢固结合的光伏组件清扫用的附着机构。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电站电能产生的根源,光伏组件的效率直接决定着太阳能电站的发电量。保持光伏组件清洁是保持光伏电站最大发电能力的有效途径。伴随着光伏发电的飞速发展,光伏组件的清洗问题已成为各光伏发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由于大型光伏电站一般分布在戈壁荒漠,风沙极易覆盖光伏组件表面,从而导致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大幅降低。现今的一些清扫机构其多是在光伏组件外搭设行走框架,清扫装置沿框架的固定轨道行走,其与光伏组件结合并不牢固,行走过程中与光伏组件表面结合不紧密,从而影响清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机架牢固的与光伏组件结合,行走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光伏组件清扫用的附着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组件清扫用的附着机构具有与光伏组件上下端面滚动接触的行走轮,与光伏组件前后端面滚动接触的前、后限位轮,行走轮、前限位轮由行走电机同步驱动,行走电机驱动轴与另一驱动轴联动,在所述驱动轴上装设有前限位轮主动轮和行走轮主动轮,所述前限位轮主动轮和行走轮主动轮与装设在前限位轮、行走轮转轴上的前限位轮从动轮和行走轮从动轮啮合联动。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可将机架在前、后、上、下四个方向定位,使得机架不会受外力影响而稳定行走,从而确保在清扫过程中的平稳行进,确保清扫效果的同时,保障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机架与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联动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例:1、立梁,2、横梁,3、前限位轮从动轮,4、行走轮主动轮,5、行走轮从动轮,6、行走轮,7、后限位轮,8、前限位轮,9、光伏组件,10、前限位轮主动轮,11、前限位轮从动轮,12、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光伏组件9斜立于地面,机架具有两根横梁2和两根立梁1,光伏组件清扫用的附着机构装设在每根横梁2处,两横梁2设置在光伏组件9的上、下端外,光伏组件清扫用的附着机构其具有与光伏组件9上下端面滚动接触的行走轮6,与光伏组件前后端面滚动接触的前、后限位轮8、7,行走轮6、前限位轮8由行走电机同步驱动。行走电机驱动轴与另一驱动轴12联动,在所述驱动轴12上装设有前限位轮主动轮10和行走轮主动轮4,所述前限位轮主动轮10和行走轮主动轮4与装设在前限位轮8、行走轮6转轴上的前限位轮从动轮11和行走轮从动轮5啮合联动。
进机架在行走时,通过前、后限位轮8、7与光伏组件9的前、后端面滚动接触,限制机架的前、后摇摆幅度,通过与光伏组件9上、下端滚动接触的行走轮6限制机架的上、下摇摆幅度,从而使得机架整体与光伏组件9稳固结合。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新疆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 下一篇:信号时间边限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