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爆发力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8244.4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发力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健身器械的种类较多,但是,在力量型健身器械领域,核心结构种类却很少,主要包括一类采用固定配重块的训练器械,以及一类采用弹簧负载的训练器械;对于配重块类的器械,在整个运动周期过程中,人体肌肉承受同样大的负载;而对于弹簧负载的训练器械,人体肌肉在使劲过程中,受力由小到大;由此可见,前述的两类训练器械,均只适合训练持续的肌肉力量,而对于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需求,就是爆发力的训练,却无法胜任。
对于爆发力的训练,目前的主要训练工具是沙袋,但是沙袋在冲击过程中,无法明显地体现爆发力的大小,这使得训练者的训练目标性较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发力训练器,该爆发力训练器可以满足训练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爆发力训练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有固定臂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通过转轴配合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旋转臂包括分别处在所述转轴的两侧的负载臂和训练臂;所述旋转臂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相叠合,且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合;所述训练臂的自由端设有供训练者施力的施力部;所述训练臂由可伸缩管件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不带磁性,而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由强磁体构成,并且,所述固定臂、旋转臂上,除了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外,其余部分均由非铁磁质构成,如不锈钢;这样,可以使得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之间的磁性集中于负载臂的自由端,而不至于向整个训练器的其余部分扩散,从而使得负载臂的自由端与固定臂的自由端之间长期保持强劲的磁吸力。
作为优选,所述施力部为椭圆形的冲击靶,内置缓冲海绵,以便于训练冲拳爆发力。
作为优选,构成所述训练臂的可伸缩管件结构如下:该训练臂包括一段与所述负载臂固定连接的原始管;以及一段可以沿所述原始管插拔的活动管;所述原始管和活动管的管壁上分别等间隔开设螺栓孔;原始管和活动管上的螺栓孔相互匹配,通过调节螺栓的插入位置来实现所述训练臂的长短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之间的接触面上至少贴覆有一层缓冲层,可以为橡胶层,以避免训练时产生巨大的金属碰撞噪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负载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通过磁吸力吸合在一起,训练者欲将所述两个自由端打开,则必须给予所述训练臂上的施力部一个巨大的冲击力;以克服负载臂自由端与固定臂自由端之间的初始的、最大磁吸力;此后,由于负载臂自由端与固定臂自由端的快速远离,它们之间的磁吸力迅速降低,则训练者的肌肉亦得到迅速舒展;由此可见,极其适合训练爆发力;并且由于训练臂由伸缩管件构成,因此,其长度可调,亦即训练力臂可调,从而用于克服所述最大磁吸力的冲击力亦得到了调节,从而可以使训练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爆发力训练器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爆发力训练器中训练臂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爆发力训练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方设有固定臂2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通过转轴4配合在所述基座1上,且所述旋转臂包括分别处在所述转轴4的两侧的负载臂31和训练臂32;所述旋转臂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负载臂31的自由端311与所述固定臂2的自由端21相叠合,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且所述负载臂31的自由端311与所述固定臂2的自由端21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合;所述训练臂32的自由端设有供训练者施力的施力部5,可制成内置缓冲海绵的椭圆形冲击靶;所述训练臂32由可伸缩管件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该训练臂32包括一段与所述负载臂固定连接的原始管322;以及一段可以沿所述原始管322插拔的、与所述施力部5相固定的活动管321;所述原始管322和活动管321的管壁上分别等间隔开设螺栓孔3220、3210;原始管和活动管上的螺栓孔相互匹配,通过调节螺栓的插入位置来实现所述训练32臂的长短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的快速的微球包衣方法
- 下一篇:陶瓷窑余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