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洗法油砂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7315.9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鸥;李东胜;王凤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润金华(北京)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 油砂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领域中的一种水洗法油砂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非常规石油资源,作为传统原油的重要补充,油砂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油砂,又称沥青砂或焦油砂,是一种含有沥青或焦油的砂或砂岩。油砂分为水润性油砂、中性油砂和油润性油砂。其中,水润性油砂砂粒粒径较大,砂粒和油之间隔有一层水膜;油润性油砂砂粒粒径较小,通常不超过10μm,砂粒和油紧密接触;中性油砂介于水润性油砂和油润性油砂之间,砂粒的部分表面直接被油包覆,部分表面与油之间由水膜分隔。
油砂开发主要是利用油砂制油,其分离方法大体可分为水洗法、溶剂法和裂解法。其中,不论是溶剂法,还是裂解法,都存在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巨大、生产成本高、环保难达标等缺点,而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水洗法则以其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现有水洗法油砂分离方法主要包括:
1)破碎,利用破碎机将油砂物料破碎至厘米级颗粒;
2)混合,向油砂中加入含有分离剂的工艺水,通过加热、搅拌使工艺水与油砂充分混合后,利用分离剂使油从砂粒上剥离;
3)分离,将物料送至分离槽、分离罐、沉降装置、气浮装置等分离装置,将油从混合物料中分离。
对于印尼油砂为代表的油润性油砂,①由于其含油量高达30%,有的甚至40%,机械破碎设备不仅不能正常运转,而且也无法将物料破碎成小的颗粒;②由于砂粒粒径过小,砂粒被严密包裹在油中,通过加热、搅拌虽然能够松散成颗粒,但这些颗粒的粒径仍然远远大于砂粒的自然粒径,每个颗粒仍然由若干砂粒以油作为粘接剂紧密聚结而成,工艺水中的分离剂根本无法作用到每颗砂粒上,而使油从砂粒上剥离;因此,上述现有水洗法油砂分离方法还只能用于水润性油砂和中性油砂的分离处理,而无法用于油润性油砂,尤其是印尼油砂的分离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印尼油砂难以松解、乃至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分离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洗法油砂分离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将油砂松解到砂粒自然大小的程度,而且可有效破坏砂粒表面油膜的完整,从而为分离剂发挥作用,为油从砂粒上顺利剥离创造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水洗法油砂分离方法,包括:
1)混合,向油砂中加入含有分离剂的工艺水,工艺水与油砂的质量比为0.1~1∶1,将物料加热至70℃~100℃,对松解后的油砂与工艺水相混合的粘稠物料搅拌20min以上,利用搅拌使物料中的油砂颗粒相互挤压、摩擦,破坏砂粒表面油膜的完整,使分离剂发挥作用,将油从砂粒上剥离;
2)分离,利用已知手段将油从混合物料中分离。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工艺水与油砂的质量比为0.2~0.7∶1。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工艺水与油砂的质量比为0.3~0.4∶1。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对物料的加热温度为85℃~95℃。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对物料的搅拌连续进行或间歇进行。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对物料的搅拌时间为45min~90min。
本发明首先利用加热使印尼油砂松解成颗粒,然后通过控制工艺水的加入量,使油砂颗粒与工艺水形成粘稠的混合物料,再通过搅拌,使工艺水与油砂颗粒混合充分的同时,使粘稠物料中紧密贴靠的油砂颗粒相互挤压、摩擦,破坏砂粒表面油膜的完整,使分离剂作用到油与砂粒表面之间,将油从砂粒上剥离,而随着油被剥离,油砂颗粒表层砂粒不断脱落,油砂颗粒也随之逐渐松解,直至松解成一颗颗砂粒,由此完成油砂的分离处理。
本发明打破了现有水洗法无法处理以印尼油砂为代表的油润性油砂的现状,为利用水洗法处理印尼油砂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发明除了适用于处理油润性油砂之外,也可以用于处理中性油砂和水润性油砂。尤其是中性油砂,如我国新疆地区的油砂,利用本发明进行处理,可降低工艺水中碱的含量,从而大大降低碱的消耗,降低环保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均可通过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印尼油砂为原料,含油量为30%,98%以上的砂粒粒径小于10μm;水性分离剂通过在水中加入质量比为1%氢氧化钠、5%多聚磷酸钠、4%硫酸钠和0.1%OP乳化剂混合而成并作为工艺水备用,处理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润金华(北京)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国润金华(北京)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