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47314.4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8 | 分类号: | H04N5/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任媛;蒋雅洁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曝光补偿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当使用内置于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电子设备,如照相机,进行拍摄时,会进行自动闪光控制。目前,在自动闪光灯控制中,常见的几种方式包括:电子设备根据拍摄画面的亮度值判断光线是否充足,当光线不足即弱光时,使用光源(如闪光灯)进行曝光补偿;或者,根据不同的变焦焦段,进行不同亮度值的曝光补偿。
但是,目前这些曝光补偿方法,不能根据电子设备与采集区域中被采集对象的距离相应的调节曝光补偿量,也不能根据被拍摄物体(如人脸)的亮度来选择合适的曝光补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电子设备与采集区域中被采集对象的距离调节曝光补偿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光源,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与所述光源的照射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采集区域中被采集对象的距离;
获得图像采集单元和被采集对象间的距离相对于光源参数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集合包括至少两项不同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光源参数;
使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在采集所述被采集对象的过程中依据所述光源参数控制所述光源。
较佳地,所述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采集区域中被采集对象的距离为:
检测电子设备的驱动单元的运动距离,通过所述运动距离计算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被采集对象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通过运动距离计算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被采集对象的距离为:
根据驱动单元收到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的占空比,得出像距;
根据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物距,所述物距为图像采集单元与被采集对象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距离所处的距离范围,依据距离范围与对应关系的映射表,在对应关系集中选择相应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指定被采集对象的亮度值;
当指定被采集对象的亮度值与最大亮度值的比值小于预设值时,判定启用光源。
较佳地,所述指定被采集对象为人脸;
相应的,所述获取指定被采集对象的亮度值为:
进行人脸识别;
将人脸的中心部分的像素进行统计,得到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其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光源,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与所述光源的照射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所述装置包括:
距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采集区域中被采集对象的距离;
对应关系集合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图像采集单元和被采集对象间的距离相对于光源参数的对应关系集合,所述集合包括至少两项不同的对应关系;
光源参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光源参数;
光源控制单元,用于使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在采集所述被采集对象的过程中依据所述光源参数控制所述光源。
较佳地,所述距离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驱动单元的运动距离,通过所述运动距离计算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与被采集对象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距离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驱动单元收到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的占空比,得出像距;
根据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物距,所述物距为图像采集单元与被采集对象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选择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距离所处的距离范围,依据距离范围与对应关系的映射表,在对应关系集中选择相应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亮度值获取单元和判断单元,
所述亮度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指定被采集对象的亮度值;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当指定被采集对象的亮度值与最大亮度值的比值小于预设值时,判定启用光源。
较佳地,所述指定被采集对象为人脸;
相应的,所述亮度值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进行人脸识别;将人脸的中心部分的像素进行统计,得到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