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7060.6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吴新霞;周永力;李鹏;张文辉;杨凯;申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地下工程 爆破 开挖 水雾 降尘 方法 | ||
1.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步骤如下:
1)在地下洞室爆破开挖区域上布置完主爆孔后,在靠近作业面或第一排主爆孔与第二排主爆孔之间放置一排长条形聚乙烯材料制作的水袋,在水袋下安置乳化炸药药包;
2)将水袋下乳化炸药药包联入起爆网路;
3)在爆破开挖区爆破作业准备结束,具备起爆条件后,往水袋里注水,直到水均匀布满水袋;
4)起爆并形成水雾吸附岩石爆破产生的粉尘,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袋大小为6~10×0.5~0.9×0.13~0.16,水袋之间的间距为2~4m。为了保证水袋爆破后方便回收且保证水雾效果,水袋下乳化炸药药包必须等间隔均匀布置在水袋下,且尽可能保证同时起爆,其药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乳化炸药药包4~7个,每个药量30~50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保证水袋下药包不影响地表传爆网路且不受主爆孔爆破影响,连接网路时乳化炸药药包起爆时间比首先起爆的主爆孔起爆时间提前25~50ms。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爆破后,在石渣挖运作业前回收水袋,并及时进行修补,在下一次爆破中循环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地下洞库宽20m,单次开挖进尺8m,开挖台阶高度9.5m,主爆孔有四排,每排5个孔,开挖轮廓面处为预裂爆破孔,预裂爆破孔与主爆孔之间设缓冲孔,在临近作业面的前两排孔之间沿并洞库宽布置两个6m×0.9m×0.15m水袋,水袋之间间距4m,每个水袋到边墙距离均为2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袋下每个乳化炸药药包(6)内插入MS1段非电雷管(7),并引出脚线(8)连接第一MS15段非电雷管(10),然后将第一MS15段非电雷管(10)的脚线与即发电雷管(9)连接;主爆孔中最先起爆的为第一排正中间的孔,该孔孔内炸药插入第二MS15段非电雷管,该第二MS15段非电雷管脚线与MS3段非电雷管(11)连接,然后将MS3段非电雷管(11)的脚线与即发电雷管(9)连接;该起爆网络下,首先起爆的主爆孔的名义起爆时间为即发电雷管(9)引爆后930ms,水袋下乳化炸药药包(6)的名义起爆时间为即发电雷管(9)引爆后880ms。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袋下每个乳化炸药药包(6)内插入MS1段非电雷管(7),并引出脚线(8)连接第一MS15段非电雷管(10),然后将第一MS15段非电雷管(10)的脚线与即发电雷管(9)连接;主爆孔中最先起爆的为第一排正中间的孔,该孔孔内炸药插入第二MS15段非电雷管,该第二MS15段非电雷管脚线与MS3段非电雷管(11)连接,然后将MS3段非电雷管(11)的脚线与即发电雷管(9)连接;该起爆网络下,首先起爆的主爆孔的名义起爆时间为即发电雷管(9)引爆后930ms,水袋下乳化炸药药包(6)的名义起爆时间为即发电雷管(9)引爆后880ms。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地下工程爆破开挖的水雾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袋下每个乳化炸药药包(6)内插入MS1段非电雷管(7),并引出脚线(8)连接第一MS15段非电雷管(10),然后将第一MS15段非电雷管(10)的脚线与即发电雷管(9)连接;主爆孔中最先起爆的为第一排正中间的孔,该孔孔内炸药插入第二MS15段非电雷管,该第二MS15段非电雷管脚线与MS3段非电雷管(11)连接,然后将MS3段非电雷管(11)的脚线与即发电雷管(9)连接;该起爆网络下,首先起爆的主爆孔的名义起爆时间为即发电雷管(9)引爆后930ms,水袋下乳化炸药药包(6)的名义起爆时间为即发电雷管(9)引爆后88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0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