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用消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727.0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晖;郭远杰;王凯;谭淑慧;牛夏梦;苏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8;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用消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饮用水、污水进行无害化安全消毒的系统。
背景技术
饮用水安全问题举世关注。目前,全世界约有l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水源性疾病每年达l0亿人之多,不安全饮用水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群80%疾病和30%死亡的原因。目前,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安全不可或缺的基本步骤。常用的饮用水的消毒技术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是采用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高频辐射等方法使细菌内蛋白质在物理能的作用下发生凝聚或使遗传因子发生突变而改变细菌的遗传特征,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化学方法则是利用无机或有机化学药剂灭活微生物特殊的酶,或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使细菌的细胞质发生破坏性的降解而达到杀菌的作用。
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几种饮用水消毒方法,氯气或二氧化氯消毒,会不可避免地生成一些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另外,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及其消毒后在水中形成的产物对动物具有一定的潜在毒性。臭氧的杀菌能力强,而且不会产生用氯气消毒的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且能提高混凝-絮凝效果,特别是采用臭氧强氧化技术和其它技术相联合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微污染有机物,同时臭氧本身具有极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可迅速杀灭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而不引起二次污染。但臭氧可与水中溴离子反应形成次溴酸、次溴酸根和溴酸根离子等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另外,臭氧的持续消毒能力较差。紫外线对水中的细菌具有较强的杀伤力,但紫外线消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紫外光源的强度与寿命、灯管表面结垢影响消毒效果、无持续杀菌能力、还会引起微生物的繁殖、缺少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设备投资较大等。此外,我国的紫外线消毒技术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如紫外线消毒法不能提供剩余消毒能力,石英套管外壁不易清洗,紫外线灯光源强度小、使用寿命短等。对污水消毒也存在易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如何对饮用水或污水进行低成本、稳定的安全消毒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用消毒系统,其消毒能力强,不会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消毒副产物,可实现饮用水或污水消毒的安全可靠运行,解决目前对饮用水或污水消毒时毒副产物多、工艺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用消毒系统,包括:
进水管、消毒壳体、纳米消毒管和出水管;其中,
所述进水管依次与所述消毒壳体和出水管连通;
所述纳米消毒管设置在所述消毒壳体内,所述纳米消毒管内填充有纳米铁铝合金多孔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消毒壳体内设置的纳米消毒管内填充纳米铁铝合金多孔材料,通过纳米铁铝合金多孔材料的吸收、吸附和过滤作用,以及铁铝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形成絮状Al(OH)3和Fe(OH)3沉淀,对通过纳米消毒管内的水中细菌微生物等杂质起到良好的絮凝沉淀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微生物,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二次污染物,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消毒。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且可以安全消毒不会产生有毒污染物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用消毒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用消毒系统的纳米铁铝合金多孔材料的电镜照片;
图1中各标号为:1、进水管;11-进水口;12-进水异径管;13-法兰一;2-消毒壳体;3-纳米消毒管;31-支撑盘;4-出水管;41-出水仓;42-出水口;43-法兰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用消毒系统,可以对饮用水或污水安全的消毒,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进水管、消毒壳体、纳米消毒管和出水管;
其中,进水管1依次与所述消毒壳体2和出水管4连通;
纳米消毒管3设置在所述消毒壳体2内,所述纳米消毒管3内填充有纳米铁铝合金多孔材料。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纳米消毒管3两端均设有支撑盘31,通过所述支撑盘31支撑设置所述消毒壳体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