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478.5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戴会超;毛劲乔;张培培;戴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警 藻类 复苏 迁移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包括水面控制单元和水底测件单元两部分;
所述水面控制单元设有浮台(1),所述浮台(1)上方安装有第一无线通讯器(2)和天线(4),该浮台(1)下方安装有卷扬机(13),所述卷扬机(13)通过缆绳(5)与所述水底测件单元相连接;
所述水底测件单元包括设备箱(6)、测量架(7)和采集箱(8);
所述的采集箱(8)的底面能够粘附藻类细胞,所述采集箱(8)的底面还设置有卷材(15),该卷材(15)能够粘附脱离了采集箱(8)底面的藻类细胞;
所述的测量架(7)上安装有激光光源(11)和荧光接收器(12),该激光光源(11)发射激光于卷材(15)上从而激发卷材(15)上粘附的藻类细胞发出荧光,产生荧光信号被荧光接收器(12)接收;
所述采集箱(8)的一侧安装一个第一卷轴(9),所述设备箱(6)的一侧安装一个第二卷轴(10),该卷材(15)分别缠绕在第一卷轴(9)和第二卷轴(10)上;
所述的设备箱(6)内部安装有发动机、处理器和第二无线通讯器,所述发动机为第二卷轴(10)提供动力;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水底测件单元的启动和停止,接收并处理荧光接收器(12)接收的荧光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第二无线通讯器能够与第一无线通讯器(2)进行无线通讯,从而将从所述处理器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传输给第一无线通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1)还包括信号灯(3),该浮台(1)由轻质泡沫塑料制成并通过浮力作用保证第一无线通讯器(2)、信号灯(3)、天线(4)露出水面;缆绳(5)的一端缠绕于浮台(1)下方的卷扬机(13)上,缆绳(5)的另一端与水底测件单元的设备箱(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8)底面分布有多个小孔,采集箱(8)内装有藻类絮凝剂,藻类絮凝剂通过采集箱(8)底面的小孔渗出,形成胶滴,所述胶滴附着在采集箱(8)底面,用以粘附垂向迁移上浮的藻类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箱(8)内部有一块能够上下活动的齿板(20)和电磁铁(21),通过电磁铁(21)控制齿板(20)的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集箱(8)内部的齿板(20)下表面分布有多个小齿,齿板(20)下落时其上的小齿与采集箱(8)底面上的小孔咬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8)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支架(14),所述发动机驱动第二卷轴(10)使得卷材(15)从第一卷轴(9)通过支架(14)传输到第二卷轴(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15)由间隔分布的防水粘性膜构成,卷材(15)的边缘有柔性尼龙绳,每片防水粘性膜间隔固定在尼龙绳上;卷材的宽度(D)、每片防水粘性膜的长度(L1)以及防水粘性膜间隔长度(L2)的尺寸大小分别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D=D8-10cm;
L1=L8;
L2=L8+H8;
其中,D为卷材(15)的宽度,L1为每片防水粘性膜的长度,L2为防水粘性膜间隔长度,D8为采集箱(8)的宽度,L8为采集箱(8)的长度,H8为采集箱(8)的高度,单位均为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20)下落时,齿板(20)上的小齿穿过采集箱(8)底面上的小孔将采集箱(8)底面粘附的藻类细胞打离采集箱(8)底面而使藻类细胞粘附于卷材(15)的防水粘性膜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水华预警的藻类复苏及垂向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11)发出的激光波长范围为400nm到700nm,光强范围为8mW到12mW,投射在卷材(15)上的光照范围大于卷材(15)上一片防水粘性膜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4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