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5243.4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况东起;朱庆满;吴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64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接地、散热效果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其它小型设备向紧凑化和小型化的发展,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简单,小型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对防止电磁干扰,稳定传输信号的要求没有降低。于2010年6月2日中国专利公告的第CN201498780U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焊接于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包括端子模块、套设并铆接于线缆上的安装环、遮蔽于端子模块上的屏蔽壳体及遮蔽于端子模块前端的前壳体。安装环包括螺纹部及间隔设置于相邻的螺纹部之间的铆接部,屏蔽壳体具有螺接部,螺接部的内侧设有螺纹。安装环铆接于向后翻的金属编织层外,同时施加压力于安装环的铆接部,使铆接部发生变形,连接的螺纹从而使安装环稳定地铆接于线缆上,然后,屏蔽壳体与安装环通过螺纹锁固方式相连接。如此设置,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组件较多,且屏蔽壳体、安装环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组装不便。当要求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体积更小时,可能上述安装方式不适合此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且具有良好接地、散热效果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相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及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相焊接的线缆,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弹片,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具有位于其侧表面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金属壳体的弹片由金属壳体直接冲压形成,节省了制作成本,并且弹片直接抵接于第一导电片,具有很好接地效果,避免了焊接工艺,同时弹片将热量传输到金属壳体上,使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与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4为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图
图5为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与若干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3、包覆绝缘本体1与印刷电路板3的金属壳体7、包覆金属壳体7的绝缘外壳8、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线缆5、安装于线缆5前端的理线块4及包覆于线缆5外表面的应力释放部6。
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及自基部11前表面向前延伸的一对舌部12。该对舌部12相向而成。导电端子2包括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其结构相同,导电端子2为上下两排排列。导电端子2包位于其前端的接触部21、固持于绝缘本体1基部11内的固持部(未图示)及自固持部(未图示)向后延伸且超出基部11的焊接部22。接触部21分别位于该对舌部12的内表面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未图示)相对接。
印刷电路板3具有位于其后端两侧的一对第一导电片31、位于其后端上表面沿横向排列的若干第二导电片32、位于第二导电片32后端的一第三导电片33、位于印刷电路板3后端下表面的第四导电片34及位于印刷电路板3前端上、下表面沿横向排列的若干第五导电片35。其中第三导电片33呈T型,其尾部延伸于相邻两个第二导电片32之间。第一导电片31为接地散热导电片,其抵接于金属壳体7后接地,并将印刷电路板3上的芯片(未图示)热量传输到金属壳体7上,达到散热的功效,同时芯片散热后有助于高频信号的稳定传输。焊接部22分别焊接于第五导电片35上,线缆5与第二导电片32、第三导电片33及第四导电片34相焊接。导电端子2中具有接地功能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其中一部分第五导电片35焊接后,第五导电片35与第三导电片33通过印刷电路板3中的导电路径(未图示)相连接。接地端子、第五导电片35及第三导电片33形成接地路线。第一导电片31与该接地路线电性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导电片31与具有接地功能的接地端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水冷、暖空调热泵
- 下一篇:一种采暖热泵水系统动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