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及斑秃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4974.7 申请日: 2013-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3405620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赵步长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步长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64 分类号: A61K36/8964;A61P17/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脂溢性 脱发 斑秃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及斑秃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为“白屑风”,西医又称男性型秃发,雄性激素性秃发,弥散性秃发,是青春期后头额、颞、顶部进展缓慢的秃发,男女两性均可发生,但以男性患者更为常见。也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性激素平衡失调、皮脂腺分泌过多有关。临床上本病患者往往伴有头部皮脂溢出较多,头皮屑多,毛发干枯、瘙痒等症状。由于本病有碍容貌,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于脂溢性脱发及斑秃疾病,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西医常用的方法有局部外用药物如:米诺地尔,皮内注射皮质类固酵,使用接触致敏剂如:二硝基氯苯,光化学疗法、雌性激素疗法等,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然而,中医药在延缓本病发展方面有着比较确切的疗效。

从中医学来分析脂溢性脱发的发病机理,主要有血热风燥、脾胃湿热、肝肾不足、气血瘀滞型的四大方面,其病处在毛囊、头皮,病变在毛发,病位在脏腑,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由于平素血热之体,复感风邪,久而转化为燥,进而耗血伤阴,阴血不能上达巅顶,而荣养毛发,毛根干涸,故发焦脱落。或因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若脾气虚弱,或过食肥甘、辛辣、酒类,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聚化热,致使湿热上蒸至巅顶,侵蚀发根,白浆,发根渐被腐蚀引起头皮粘腻而脱落或禀赋不足,思虑过度,劳伤肝肾而致阴血日渐亏虚,毛发失去濡养而致脱落。或因久病未治,毛络受阻,气血瘀滞于毛络,以致头皮变硬,生长缓慢而脱落。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合理组方,并以健脾祛湿,凉血清热,补益肝肾,活血通络,养发,生发的药物为主。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达到慢性病长久治疗,稳定治疗方案以达疗效。

本方中制何首乌益精血、乌须发,墨旱莲补益肝肾,侧柏叶清热养血、乌发三者共为君药,熟地黄滋阴补肾,生地黄养阴生津为臣药,山药、人参、党参、补脾益气,牡丹皮、知母、地骨皮、银柴胡、清泄虚热,山茱萸补益肝肾,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健脾渗湿,可以减轻熟地黄之滋腻,并能制山茱萸及制何首乌温燥之性,用为佐药。全方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有补有泻,有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益气养血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热风燥而引起的脂溢性脱发及斑秃有显著的疗效。

介于此,对于该中药制剂申请了一件发明专利,其公开号为CN1343516A,公开日是2002年4月10日,该发明专利文件从处方中不同的组分用量、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公开、保护,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上述制备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的临床效果还不够理想,而本申请专利是通过大量试验摸索,经药理学和临床试验证实,有明显治疗效果,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临床使用方便的特点。因此,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及斑秃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制备工艺简单、经济、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治疗脂溢性脱发及斑秃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

该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制何首乌282~424份、墨旱莲253~332份、侧柏叶229~343份、熟地黄117~175份、生地黄106~158份、山茱萸51~77份、山药46~69份、人参42~62份、党参37~55份、茯苓28~42份、牡丹皮17~25份、泽泻26~38份、知母19~28份、地骨皮14~22份、银柴胡13~19份。

其中,较优原料组方配比为:制何首乌353份、墨旱莲292份、侧柏叶286份、熟地黄146份、生地黄132份、山茱萸64份、山药58份、人参52份、党参46份、茯苓35份、牡丹皮21份、泽泻32份、知母24份、地骨皮18份、银柴胡16份。

另外,次优原料组方配比还可以为:制何首乌424份、墨旱莲261份、侧柏叶343份、熟地黄162份、生地黄158份、山茱萸51份、山药69份、人参47份、党参37份、茯苓42份、牡丹皮19份、泽泻26份、知母22份、地骨皮 17份、银柴胡13份。

或是:制何首乌282份、墨旱莲332份、侧柏叶329份、熟地黄175份、生地黄126份、山茱萸77份、山药46份、人参42份、党参50份、茯苓28份、牡丹皮25份、泽泻38份、知母19份、地骨皮 14份、银柴胡19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步长高新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步长高新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