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中收料斗积料的清理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747.2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太松;李其昌;张吉刚;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产 料斗 清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塔造粒合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塔下部收料斗积料的清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高塔熔体造粒生产复合肥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目前,在该生产技术中普遍存在高塔塔底收料斗壁粘结肥料现象,收料斗积料太多垮塌时容易砸坏塔底收料皮带,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由于收料斗上下端有约9米的高差,使得清理粘接在收料斗壁肥料较为困难,目前的清理方式一般需将高塔停车后由人工进行清理,这种方式不但浪费生产时间,且清理出来的块状肥料质量差,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中收料斗积料的清理装置和方法,实现了高塔在不停车状态下对积料的及时清理。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中收料斗积料的清理装置,主要由控制按钮、不锈钢管、电振动器组成,不锈钢管与电振动器连接,在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板,电源线穿过不锈钢管并与控制按钮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振动器电源线连接,在不锈钢管的管口设有堵头,在电源线与不锈钢管内壁之间设有耐热材料,在不锈钢管与电振动器连接处的电源线外缠耐热材料。
此外,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积料的清理方法具体步骤是:
操作人员在高塔的收料平台上每4~5小时观察一次,发现收料斗内积料面积达到0.3~0.5m2,厚1.5~3mm的积料时,将清理装置沿着收料斗壁将电振动器伸入到积料处,然后按下控制按钮,启动电振动器10~20秒,利用电振动器的振动将积料清理掉,清理完毕后,将清理装置取出收料斗,用棉纱将清理装置上的残留料擦拭掉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可实现高塔在不停车状态下对积料的及时清理,增加了高塔设备的利用效率;
2、可避免高塔生产因大块积料掉在砸坏塔底大皮带的风险,避免了人工清塔过程产生的大量稀料和大量块料,消除了处理时的安全隐患,提升了高塔造粒效果,颗粒更均匀,造粒颗粒成品率由原来60%提高到了85%。
3、本发明中,清理装置只是在需要清理积料时才放入到收料斗中,清理时间短,避免了清理装置长期置入具有粉尘、高温、潮湿环境的收料斗中,该装置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中收料斗积料的清理装置示意图;
图中:1-电振动器,2-加强筋板,3-不锈钢管,4-控制按钮,5-电源线,6-堵头,7-耐火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中收料斗积料的清理装置,主要由控制按钮4、不锈钢管3、电振动器1组成,不锈钢管3与电振动器1连接,在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板2,电源线5穿过不锈钢管3并与控制按钮4连接,在不锈钢管3的管口设堵头6,在电源线5与不锈钢管3内壁之间设有耐热材料7,在不锈钢管3与电振动器1连接处的电源线5外设有耐热材料7。
进一步地,为降低本清理装置的重量,便于操作,所述清理装置的不锈钢管3外径1.5~3cm,壁厚0.5cm,长8~9.5m。
进一步地,为提高本清理装置的寿命,所述清理装置的电振动器1选用防尘、防潮及耐80℃高温的电振动器。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清理装置进行高塔复合肥生产中收料斗积料的的清理方法,具体步骤是:操作人员在高塔的收料平台上每4小时观察一次,发现收料斗内积料面积达到0.3m2,厚1.5mm的积料时,将清理装置沿着收料斗壁将电振动器伸入到积料处,然后按下控制按钮,启动电振动器10秒,即可利用电振动器的振动将积料清理掉,清理完毕后,将清理装置取出收料斗,用棉纱将清理装置上的残留料擦拭掉备用。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清理,可实现高塔在不停车状态下对积料的及时清理,增加了高塔设备的利用效率;可避免高塔生产因大块积料掉在砸坏塔底大皮带的风险,避免了人工清塔过程产生的大量稀料和大量块料,消除了处理时的安全隐患,提升了高塔造粒效果,颗粒更均匀,造粒颗粒成品率由原来60%提高到了85%。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