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2670.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商克峰;鲁娜;吴彦;姜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复合 放电 处理 工业 废气 装置 | ||
1.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是由若干套复合放电子电极系统串/并联构成,而每套复合放电子电极系统包括三个电极、一个绝缘介质管,所述的三个电极是指绝缘介质管的内面电极、外面电极和金属管电极,绝缘介质管同轴安装在金属管电极的中轴上,在绝缘介质管外侧和金属管电极之间填充绝缘颗粒形成填充床;
绝缘介质管的内面电极和金属管电极为一个电极,绝缘介质管的外面电极为另一个电极,采用单一频率的交流高压电源给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供电,在绝缘介质管内面电极周围产生的单一沿面放电区域,而在绝缘介质管外面电极周围产生的沿面放电及其绝缘介质管与金属管电极之间产生沿面-填充床放电区域,在两个区域产生两种形式放电为复合放电;工业废气依次通过沿面放电区域和沿面-填充床放电区域,延长处理时间,实现工业废气彻底处理和无害化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绝缘介质管内侧壁面上配置内面电极,在绝缘介质管外侧壁面上配置外面电极,内面电极和外面电极是螺线管电极或栅形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形电极结构,是根据绝缘介质管的内径和外径,以及绝缘介质管长度,分别制成两个长方形的金属框,其中一个金属框的长度为绝缘介质管内周长=2π内径,另一个金属框的长度为绝缘介质管外周长=2π外径,两个长方形宽度W是根据绝缘介质管长度L和考虑绝缘距离S后确定,W=L-2S;然后在每个金属框上按照平行、等距和对称的方法安装金属线或者金属带;最后将制作完成的栅形电极再紧密安装在绝缘介质管的内侧和外侧的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合放电子电极系统是一个正长方体和两个U形正长方体安装成三个腔体:腔体II-腔体I-腔体III,所述的一个正长方体由两片双面沿面放电极板和两片绝缘板构成,所述的U形正长方体由一片金属板电极和两片绝缘板构成,所述的三电极是指腔体I的内面(栅)电极、腔体I的外面(栅)电极和金属板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面电极和外面电极的配对方式可分为线与线、线与带、带与线、带与带四种方式,并以同位配置和异位配置两种方式配置;所述的同位配置是两个电极位于绝缘介质管同一个线位上,异位配置是两个电极不位于绝缘介质管同一个线位上,是交替与对称分布在绝缘介质管内侧和外侧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颗粒包括玻璃颗粒、陶瓷颗粒、无机物颗粒、有机物的颗粒以及用这些颗粒为载体的催化剂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颗粒包括玻璃颗粒、陶瓷颗粒、无机物颗粒、有机物的颗粒以及用这些颗粒为载体的催化剂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沿面和填充床复合放电处理工业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绝缘介质管内径为5-50mm、厚度为1-10mm;
螺线形电极的金属线直径为0.1mm-5mm,金属带宽度为0.5mm-20mm范围、厚度为0.1mm-5mm范围,螺线管内径为5mm-50mm,螺距为5mm-50mm范围;
栅形电极的金属框是长和宽为50mm-1000mm范围,金属线直径为0.1mm-5mm,金属带宽度为0.5mm-20mm范围、厚度为0.1mm-5mm范围,线与线间距或者带与带的间距为5mm-50mm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6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