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热管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2464.6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9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日良;徐叶霖;高竹梅;陈尔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日良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管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电茶炉、热水器等的发热元件一般采用电热丝,由于电热丝为线丝发热元件,发热面积小,其与待加热物质接触的面积亦小,传热效果差,升温慢;电热丝与待加热物质温差大,电热丝往往需要很高的温度,待加热物质才能达到所需温度,电热丝长时间高温工作,表层容易被氧化,其寿命缩短,脱落的氧化物则会污染待加热物质;电热丝为电阻发热,电热转换效率低,能耗高。
而且目前对这种电热丝的成型工艺中,只是对产品的表面喷漆,导致内部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的传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发明了一种发热管,用本发热管代替原有的发热丝是一种历史变革,不仅如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对发热管的成型工艺也采取了突出的改进,是对电热膜具有超强附着力、高热导率的一种发热管成型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管成型工艺,该发热管包括一电热膜载体,在该电热膜载体上包含有用于喷涂电热膜的附着面,在电热膜载体内涂有电极银浆圈,与电极银浆圈电性连接的电极圈,从电极圈上焊接一铜线,所述铜线的头部焊接到一螺丝上,在电热膜载体口处通过一密封盖密封,在密封盖上开设一通孔,螺丝穿过通孔,其成型工艺步骤如下:喷涂发热膜,清洗玻璃管,玻璃管烘干,涂银浆,银浆固化,焊接电极,发热管装配,发热管测试,啤塑胶接头,所述电热膜载体在喷涂电热膜前对电热膜载体的附着面进行磨砂处理,其附着面粗糙度达到200~300钼。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膜载体为石英玻璃管。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对电热膜载体的附着面进行有效工艺处理,确保其电热膜载体上附着面的粗糙度,所述磨砂处理采用机械磨砂或药水腐蚀磨砂。
在该电热膜载体进行磨砂处理后,还需进行如下工艺步骤:
喷涂发热膜,选取好磨砂后的石英玻璃管,利用铁架将石英玻璃管进行固定,加电热膜药水注入到喷膜机内,利用空压机对石英玻璃管内壁进行电热膜药水均匀喷涂;
清洗玻璃管,利用清洗机对石英玻璃管内壁进行水洗,并不能刮伤已经喷涂的电热膜药水层;
玻璃管烘干,利用烘干机,对玻璃管进行烘干处理,并利用高温手套作为辅助,烘干的同时使管口对准排风口;
涂银浆,利用印胶机将稀释好的银浆涂印在石英玻璃管的内壁;
银浆固化,利用固化炉进行温度控制,将上一步涂上的银浆进行固化处理;
焊接电极,将电极圈与铜线焊接处理,并对铜线另一端也焊接到对应的螺丝上;
发热管装配,利用尖嘴钳等辅助支具进行各部件的位置安装固定;
发热管测试,利用电压功率测量仪器表对装配好的发热管进行电压功率测试;
啤塑胶接头,利用啤盖机将密封盖紧密固定在发热管的管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磨砂后的电热膜载体的附着面对电热膜药水具有超强的附着力,节省电热膜药水使用量一半以上,本发热管5000小时以内膜层稳定,可靠性高;所述电热膜覆盖在电热膜载体表面,附着力强不易脱落,电热膜发热面积大,热传递效果好,升温快,热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发热管成型工艺,该发热管包括一电热膜载体,在该电热膜载体上包含有用于喷涂电热膜的附着面,在电热膜载体内涂有电极银浆圈,与电极银浆圈电性连接的电极圈,从电极圈上焊接一铜线,所述铜线的头部焊接到一螺丝上,在电热膜载体口处通过一密封盖密封,在密封盖上开设一通孔,螺丝穿过通孔,其成型工艺步骤如下:喷涂发热膜,清洗玻璃管,玻璃管烘干,涂银浆,银浆固化,焊接电极,发热管装配,发热管测试,啤塑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载体在喷涂电热膜前对电热膜载体的附着面进行磨砂处理,其附着面粗糙度达到200~300钼。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膜载体为石英玻璃管。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对电热膜载体的附着面进行有效工艺处理,确保其电热膜载体上附着面的粗糙度,所述磨砂处理采用机械磨砂或药水腐蚀磨砂。
其整个成型工艺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日良,未经罗日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安全闭锁的升降尾门
- 下一篇:汽车座舱、HVAC风口风量及风门的密封装置